艾山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服务前来办事的群众。(王凤娟 摄)□本报记者 匡名梅 通讯员 王凤娟
拒绝文山会海,讲话直奔主题;基层访贫问苦,更加贴近实际;真心“拔除穷根”,摒除形式主义;“钢规铁纪”心中牢记,公款消费、公车私用销声匿迹……
多年来,莱芜钢城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使之不断深入人心,并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工作生活中的“关键词”。驰而不息纠“四风”改作风,不断推进作风建设,该区党风政风民风悄然发生变化,赢得了群众支持与拥护。
严字当头纪律规矩划“红线”
为促使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迅速在基层“落地生根”,钢城区根据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作风建设制度规定,用纪律和规矩约束党员行为,为广大党员干部划定“红线”。
针对节假日期间各类“四风”问题易发、频发的特点,每到节日前夕,钢城区便会提前为党员干部打好廉洁“预防针”,明令禁止用公款聚餐和相互宴请、用公款购买赠送节礼和走访等,架起带电的“高压线”。今年“两节”前,区纪委下发《关于中秋国庆期间严明廉洁纪律的通知》,重申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四风”问题新动向、新表现,严格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
此外,针对整治工作纪律松弛、庸懒散等问题,钢城区制订了《关于减少应酬保持健康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意见》《关于遵规矩守纪律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规定,先后开展“庸懒散”专项治理、干部作风集中整顿等10余项专项整治,为办事效率不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下了“一剂猛药”。
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钢城区共出台作风建设相关配套文件20余项。
作风之变赢得党心民心
干部作风更实了。帮助村民卖桃、卖小米,为贫困山村解决灌溉难题……多年来,为助力经济相对薄弱村发展,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钢城区先后选派85名驻村“第一书记”,为群众办实事3000多件。在服务村庄发展中,这些驻村“第一书记”不仅背着铺盖卷直接住在所包乡村,更是撸起袖子、挽起裤管与村民同劳动。扎实的作风,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干群关系更密切了。一提起现在的作风之变,艾山街道北城子坡社区居民赵霞嗓门都提高了几度:“这几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在区里各个窗口单位让人感受特别深刻。以前,去这些部门办事,总担心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在去办事可舒心了,咱还没开口说话呢,人家就笑脸相迎,热情接待,这态度真没的说!我们有啥困难,找上门去,基本上都能帮我们解决。”
民风更加清朗了。机关干部良好的作风,带动党风、政风、民风的变化。就拿以往大家都会参与的一些“红白事”办酒席、随礼来说,以往老百姓是你攀我比,只为挣“面子”。这些年,一遇到这类事情,该区广大党员干部首先想到的是纪律和规矩。自我约束意识更强了,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的现象不复存在。目前,以党员干部为榜样,广大群众在处理类似事情的时候,也更加务实、更加简朴,清朗的民风已在钢城大地“安营扎寨”。作风建设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多年来,钢城区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为做到作风建设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钢城区可谓是下了一番功夫。
拓宽监督渠道。从区纪委常委带头接访到开通12388举报热线,从开设区纪检监察网站举报专栏到开通“四风”网络举报随手拍等举报端口,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越来越宽,从严监督的网络越织越密。
加大监督监察力度。该区纪检机关成立专门明察暗访队伍,综合采用交叉暗访、蹲点暗访、重点部位暗访、分散暗访和专项检查等多种手段,加大监督检查频次,着力发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5年来,共开展明察暗访800多次。自今年7月份,针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钢城在全区开展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改落实情况自查自纠和监督检查,对46个部门单位实施专项督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4个。
进一步从严执纪。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采取教育提醒、谈话函询、纪律处分等多种手段及时纠正反映干部的“四风”问题。按照中央越往后执纪越严的要求,不仅受理、查处专门针对“四风”问题的举报,也在审查其他问题过程中,紧盯“四风”问题线索。
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坚持定期曝光、随时曝光、专题曝光相结合,不断提升通报曝光的频次,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发现一起、通报曝光一起。今年以来,通报曝光“四风”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典型问题15起,点名道姓通报19人,起到了较强的舆论震慑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隋言晨)10月10日,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2017年中国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全国19个城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日照市榜上有名。日照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全市...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