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竹板这么一打,听我给你夸,夸一夸新农村的新变化:绿树排成行,庭院开满花……”9月28日,皋兰县第二届农民艺术节暨“一村一品”群众性文化精品创建工程展演活动在县城名藩广场隆重举行。国庆前夕的皋兰,城乡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丰富多彩的展演活动,让城乡群众尽享着实施“一村一品”群众性文化精品创建工程带给农民的喜悦和实惠,无不彰显着文化皋兰的魅力。
为全面展示“一村一品”群众性文化精品创建成果和新时代农民群众的精神风貌,突出乡风文明主题,凸显新型农民主角,皋兰县委、县政府决定于2013年9月25日至29日举办皋兰县第二届农民艺术节暨“一村一品”群众性文化精品创建工程展演活动。该县按照“群众性、资源性、广泛性”“特色化、模式化、长效化”的原则,“有组织、有阵地、有队伍、有活动、有经费、有特色”的“六有”要求,在各村和社区深入组织实施这一工程,突出群众首创、群众参与,把群众变成演员、把看客变成主角,经历了“从无到有、由新到特”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参与广泛、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持续深入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新模式。今年,皋兰县投资480万元,在各乡镇建设“一村一品”群众性文化精品创建培育展示基地,做到文化活动有场所、学习读书有书屋,有效解决群众文化活动无阵地的问题。在“一村一品”文化工程实施过程中,按照“阵地基本完善、功能基本齐全、网络基本覆盖、资源基本共享”的原则和要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皋兰县投资1亿多元建设县艺术馆、体育馆、振皆书法院、兰州太平鼓保护基地、百姓剧场等文化设施;整合国家和省市文化建设资金9000多万元,建成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各村和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场所、电视“户户通”、文化广场和文化大院,推进文化资源共创共有共享,实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
“一村一品”群众性文化精品创建工程是皋兰县精神文明建设的有益探索,影响广泛,成效明显。县财政对此项工程提供了有力保障,并按照每年每人3元的标准列支预算,作为村级文化协会的基本活动经费,农民文化娱乐吃上了“财政饷”。同时,县上列支以奖代补专项经费,对创建工作突出的乡镇、社区、协会和民间文化传承人,分别给予每年5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的奖励;协会通过企业帮扶、民间资助等途径筹措资金,形成以政府扶持为主、社会资助为辅的多元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按照“财政预算、社会支持、民间资助、多方筹措”的原则和要求,三年来,社会筹集、个人资助文化活动经费500多万元,其中永宏太平鼓艺术团自筹200多万元,有效解决资金筹措难的问题。
通过工程的实施,进一步传承创新了民间民俗文化,丰富了皋兰“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在打造太平鼓、鼓子、魏振皆书法三张文化名片和推进地方传统文化进校园中,用文化元素提升皋兰形象。人文塑造精神,精神引领发展。厚重的地域文化,孕育了陇人骄子曾笃财、入选中国好人榜的李本河等道德模范,熔铸了“诚信、责任、包容、创新”的皋兰精神。这一精神正在成为推动皋兰科学发展、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女婿女儿对我们都很好,逢年过节都要给我们送肉菜,以及各种生活用品。平常有个头疼脑热的,也可及时到村上的‘幸福寓所\’去看病。说实话,虽说生了女儿,可日子过得也不差。”日前,皋兰县黑...
皋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皋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