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中连川乡高窑沟村地处北部干旱山区,这里的农民长期靠天吃饭,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难度很大。如何破解难题使这里的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怎么才能缩小贫困山区农村与加速推进的小康社会建设的差距?自省委、省政府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作为榆中县双联行动组长单位,省委老干部局多次深入高窑沟村帮扶联系村,扎实调研,制定规划,强化措施,真情帮扶,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为这里的发展点燃希望之火。
深入调研谋发展
省委老干部局把谋划联系村发展思路作为双联行动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局双联办抽调12名同志,利用6天时间,全面掌握基本情况,形成翔实的调研报告。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出了抓好“三个四”的发展思路,即抓好养羊、种药、打工、铺地膜四大增收项目;抓好道路、梯田、水窖、户户通四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抓好教育、文化、卫生、新科技四大民生工程项目。首次在高窑沟村试种黄芩、党参、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筹措资金24万元为贫困户无偿提供药苗药籽,种植面积达190亩,今年每个贫困户仅中药材一项平均增收3500元。同时,积极实施养殖业倍增计划,局系统干部共投入养羊资金13万元,为130户贫困户购买小尾寒羊260只。目前,高窑沟村羊只存栏数达765只。经估算,到今年年底,仅增养的小尾寒羊,将增收30余万元,每个贫困户将增收2500元。为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省委老干部局还积极协调争取,帮助村上成立了种植和养殖业协会。
注重民生促和谐
省委老干部局在帮扶村实施“四大增收项目”的同时,非常关注民生,坚持做到“三送三清”。“三送”即送政策、送文化、送健康。今年在高窑沟村举办了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宣讲培训会;投资10万余元修建了村文化活动中心,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并将价值7万余元的书画作品全部赠送给村民;邀请医院专家开展健康义诊活动,就诊人数达154人。“三清”即摸清学生底数、摸清婴幼儿底数、摸清留守儿童底数。对高窑沟村就读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和高中的32名学生进行摸底统计,多渠道筹措资金,按不同标准给予资助,建立全村留守儿童档案,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同时为高窑沟村争取扶贫资金15万元,落实坡改梯项目500亩,沙化村社道路2.5公里,争取农行财政贴息资金、妇女小额贴息资金和贫困村互助资金,帮助群众发展养殖、运输、加工、经商等致富项目。
强化措施求实效
双联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没有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很难落到实处的。为此,省委老干部局在双联行动中建立了“三联”制度,即省局联系村、局属单位和机关处室联系社、干部联系贫困户。制定了省委老干部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长远规划和年度工作安排,组织干部分期分批蹲点驻村,落实六大任务。同时,作为榆中县双联行动组长单位,省委老干部局认真履行职责,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形式,积极与在榆中县联村的357个单位取得联系和沟通,搜集上报各单位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70多件。
近日,省委老干部局认真贯彻落实武山现场会和省委双联行动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精神,积极开展“送温暖、回头看、再调研、定计划”活动,着力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在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在干部深入联户上下功夫,不断推动双联行动向纵深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朱婕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日公布了2012年度全省法院十大案件,以期在发挥典型案例示范效应和指导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加强人民法院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满足人民群众对审判执行工作的知情权和...
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