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文洁 马国顺
相约下乡购土货乡下亲戚帮忙备年货
农家的土鸡、猪肉、羊肉、粉条、无公害蔬菜……如今,城市里越来越多追求健康饮食的市民,纷纷来到乡下农家采购年货。有的是提前预订,有的是下乡现场采购。像猪肉、羊肉这样的“大件”,有的是几个人合伙采购。
近年来,由于城市食品安全问题频亮“红灯”,城里人采购“土货”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微博叫卖土猪肉
2012年12月28日,新浪微博博主“和尚头面庄”发微博称:昨天回永登老家,大嫂今年过年杀了两头猪,一头留着自家吃,另一头准备卖了……大约还剩130斤左右,一斤15元,有需要的朋友们跟帖报名……
微博发出后,博友们纷纷留言订购。
博友“沫渔小歆”订了20斤,准备自己动手制作糟肉、麻辣肉。“沫渔小歆”告诉记者:“农村自家养的猪,吃起来放心!而且肉味道好……快过年了,我‘抢\’了一些,幸亏下手快,晚点就没有了。”
博友“128C灰”在购买到新鲜猪肉后,计划除了给自己留一些之外,其他的还要分给奶奶、大姨和舅舅。
微博“和尚头面庄”博主张明武告诉记者,微博发出仅10分钟, 130斤猪肉就被一抢而空,许多没有买到肉的博友还在微博上不断询问。
相约下乡购土货
1月26日上午,景泰县正路乡村民李春正在宰杀大年猪,几位城里人守在跟前等着买新鲜猪肉。
其中一位叫王晨的告诉记者,他是和几个朋友一起专程开车从兰州来买肉的。“我们几乎每年这时都要来李叔家买猪肉,这已经是第三年了。”王晨说,农家的土猪肉比菜市场里卖的猪肉好吃,不仅鲜嫩、味美,而且价格也实惠。
李春说:“这几年来乡下买猪肉的城里人越来越多,以前是一个人来,现在是一群人来。看他们今天来了6辆车,说是还要多带一些回去……每年春节前我都给小王打电话,问问他们大概要多少猪肉,我还得去找找其他乡亲,看谁家的猪肉要卖,我提前帮他们订好……” 据李春估算,每年春节前,他和乡亲们卖给城里人的猪肉超过了200斤。
和王晨他们一样相约去乡下采购土货的还有市民朱丹。2月2日早上,朱丹和同事刘丽娜相约带着家人前往榆中县定远镇麻家寺村采购土鸡。
朱丹凭借着自己的经验,给刘丽娜介绍土鸡的辨别方法:“土鸡的冠子更红更高,尾毛更长更漂亮……土鸡活动时间长,所以脚掌比饲料鸡更厚实、更宽大……”
朱丹一家人专程来麻家寺买土鸡已经有两年多了。朱丹说:“农户散养的土鸡吃着放心,绿色、环保、健康。有时候还能顺便买点农民自己磨的面,自己榨的菜籽油……”
乡下亲戚帮忙备年货
“舅,你帮我从镇子上买些猪肉,再买些菜子油……”办公室里,小廖正在给临洮的舅舅打电话,让舅舅帮忙置办年货。小廖说:“多亏了住在乡下的亲戚,让我年年都能吃到没有添加剂的绿色农产品。”
王喜群的工作单位在榆中县定远镇麻家寺,每到春节前,王喜群就主动承担起为家人和同事买土鸡的任务,同事笑称他是“鸡贩子”。
“每天从我早上一到单位,就不断有熟人打电话,让我帮忙从附近的老乡家里买土鸡。刚开始,我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去老乡家买,后来跟老乡熟了,直接打个电话给老乡报个数。老乡把鸡宰好洗干净,送货上门。”王喜群说。
2月3日,王磊和陈毅阳从通渭县出差返回兰州。半路上遇到集市,看到村民推着的架子车上有新鲜猪肉出售。王磊根据自己多年在农村生活的经验,判断架子车上的肉是土猪肉,他和陈毅阳一人买了几十斤带回兰州。王磊说,只要年前有下乡出差的机会,都会买点土货回家。
新闻推荐
榆中推出48个文化项目积极融入兰州都市圈近日,榆中县经过全面摸底、逐级申报、分类整理,在文物保护、非遗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红色文化弘扬、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等10个板块,共推出...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