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各地干部群众对华夏文明传承
创新区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反响强烈
本报兰州讯(记者侯若志 刘健)省委、省政府3月29日在兰州召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会议后,兰州市广大干部群众第一时间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对会议精神进行学习。大家一致表示,会议及时提出了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具体“时间表”与“路线图”,为今后文化建设指明了工作方向,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为加快兰州文化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兰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汪永国说,兰州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抓住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这一历史机遇,全面提升和改造兰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加快兰州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兰州市宣传部门将深入挖掘各种历史文化资源,加大对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的宣传工作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甘肃,来到兰州。
榆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彭巨彦说,榆中县已初步将兰州水烟传统加工流程、和平紫斑牡丹栽培技艺等14个项目列为重点传承和保护的内容,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对这些项目进行深入挖掘、加大投入,使文化产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本报天水讯(记者赵建卿)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会议3月29日召开后,在天水市引起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天水将迎来重大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要以此为契机,全力以赴地把天水丰富的文化传承好、保护好、创新好、发展好,为加快天水特色文化大市建设做出贡献。
天水市博物馆馆长李民宁说:这次会议是一次学习领会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重大意义的会议,也是一次动员部署工作会。我们要进一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实质,正确处理好王三运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几个关系,切实保证创新区建设健康持续发展。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要组织人员对伏羲文化内涵进一步研究提炼、挖掘整理,并要进一步保护、修缮好伏羲庙历史古迹,在创新中继续办好公祭伏羲大典和民间祭祀活动,让更多的中华儿女了解伏羲文化、传播伏羲文化。
本报白银讯(记者李保荣)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白银市干部群众反响强烈。大家纷纷表示,要以这次会议精神为指针,努力推动白银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白银市委书记张智全表示,白银市将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重,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重,坚持助推转型跨越与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并重,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以全面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为主线,以融合发展为手段,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建设为根本,努力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大发展。
白银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马世斌表示,白银区要依托“兰白核心经济圈”区位资源,以文化和旅游、科技融合发展为手段,突出抓重大项目、骨干企业和产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以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本报定西讯(记者王雨)3月29日,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在定西市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迅速行动起来,以建设陇中特色文化大市为目标,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全力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定西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局长肖长禄说,要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抓紧研究实施规划和具体措施,夯实基础、创造条件,制定政策、多措并举,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迅速掀起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热潮,确保各项任务和责任落实。要努力用足、用好国家和省上的各种政策,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与定西的资源特色、地域特性、文化特质、阶段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发挥比较优势,坚持走特色化、多元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子,搭建好发展平台,积极聚集文化要素,落实好每一项具体工作和项目,努力形成加快建设的强大合力。
本报平凉讯(记者惠程华)省委、省政府召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会议后,在平凉市各界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结合当地文化资源优势,写好“中国梦”的文化新篇章。
平凉市文广局副研究员康复元说,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在甘肃省各地建立不同主题、不同内容、不同样式的文化区域,是在多元文化中确立自身位置的必要举措,对保护传承创新甘肃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
平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局长路畅说,平凉市要立足实际,建成布局合理、管理有序、趋于完备的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体制机制,使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科学开发,文化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基本建成具有平凉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
新闻推荐
4月8日,记者在榆中县清水驿乡清水村保护性耕作现场看到,几台大型农机正在地里作业,县农机管理站农业技术人员正在指导农民进行播种。清水村村民邴铭龙说:“保护性耕作的地块蓄水多,肥力足,不需深翻耕地...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