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钟雨君 文/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敬老和爱老,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东兴区委、区政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敬老爱老工作,不仅想方设法提供更好的环境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区政府还将老龄工作纳入了年度目标综合考核之中。今年10月13日,是全国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 同时,今年也是新修订的《老年法》实施之年,走进东兴区“敬老月”活动,一股和谐的敬老爱老之风扑面而来。
敬老活动高潮迭起
今年“敬老月”活动的主题是“贯彻老年法 造福老年人”。
宣传教育:东兴区要求各乡镇(街道)、区级部门、企事业单位要深入学习、宣传好新修订的《老年法》,广泛开展《老年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宣传教育活动。
维权优待:以维护老年人权益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老年法》,切实把各项惠老优待政策落到实处。开展老年优待政策和有关涉老法规落实情况的检查,主要是“两个待遇”、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 ,对符合低保条件的老人纳入低保保障,以及涉老案件的落实情况,切实把各项惠老和老年人优待政策落到实处。组织开展老年法律援助和涉老政策、法律咨询活动,严密防范并依法打击侵害老年人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行为。
走访慰问: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为老年人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关心老年人生活,倾听老年人心声,帮助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走进养老机构、老年社会组织和老年人家庭,重点关注高龄、“空巢”、失独、失能、困难和灾区老年人的生活困难问题,努力营造帮贫助老、关爱老人、共建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为广大老年人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积极倡导老年人开展邻里互助,鼓励健康老年人帮扶病残老年人,推动老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文化体育: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展览馆、公园等公共场所和现有公益性群众文化单位在老年文化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加大老年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增加面向老年人的特色文化服务项目。立足社区,根据服务区域和老年人口规模和需要,开辟适合老年人文化娱乐的活动场所。结合老年节、国庆节等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有益的老年文化体育活动。依托老年人文化活动场所和老年群众组织,大力开展农村、社区老年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健康关怀:广泛开展老年健康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保健知识,增强老年人运动健身和心理健康意识,开展老年疾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做好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组织老年人进行个人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开展体格检查,及时发现健康风险因素,促进老年疾病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重视老年精神关怀和心理慰藉,重点关注高龄、“空巢”、患病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鼓励为老年人的家庭成员提供专项培训和支持,充分发挥家庭成员的精神关爱和心理支持作用。
志愿活动:把开展为老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把为老志愿服务活动与创“敬老文明号”、“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文明社区”、“创建文明家庭”“讲文明树新风”和践行雷锋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志愿者走进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人家中,开展家政、照料、护理、信息咨询、心理疏导、法律维权等志愿服务活动。
“敬老文明号”起航
东兴区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以“六个老有”为目标,以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重点,加强养老服务工作。积极围绕老年人所想、所需、所忧、所盼和老龄工作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重点对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农村高龄、城乡空巢老年人生活状况,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农村居家养老工作等情况进行调研,逐步完善老龄事业机制。
今年,东兴区“敬老文明号”起航。
这是在全社会开展的一条爱心敬老绿色通道,是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为主题,以优化为老服务环境为目的,以行业、岗位为老服务管理规范为标准,以行业、岗位为老服务创优为重点,开展的服务性竞赛活动。通过创建活动,增强全社会的敬老意识,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为老服务的社会氛围,使老年人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龄工作目标。
东兴区“敬老文明号”主要在区、乡镇(街道)两级涉老职能部门、公共服务窗口行业、基层为老服务组织、企事业单位、老年社会组织中开展,重点在经营、管理、服务等工作岗位上开展创建。
东兴区人社局承担全区就业促进、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协调等主要工作,该局充分利用行业特点,不断深化敬老、爱老,助老意识,深入开展“敬老模范号”创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实效。
东兴区老年大学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关爱老人、构建和谐”为宗旨,寓教于乐,大力开展敬老爱老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果。
东兴区文体部门努力抓好老年体育组织建设,积极开展老年体育健身活动,搞好老体协自身建设,认真组织“周末快乐体育”等活动,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加,扩大老年体育人口。
在今年“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中,区老年大学、区人社局被市表彰为“敬老文明号”单位。
随着“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的不断推进,优待优惠老年人政策不断扩大、为老服务创新措施不断出台,通过典型示范和引导促使更多的单位将敬老惠老美德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尊老敬老之风。
2013年,东兴区出台了高龄补贴管理办法(试行),为全区年满80~89岁的高龄老人120元/年/人,年满90~99周岁的老人200元/年/人发放高龄津贴,百岁老人提高长寿保健金,每人每月200元。
敬老爱老持续发力
东兴区老年人口已达15.5万人 。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与社会养老需求及老龄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东兴区有农村敬老院36所,农村五保对象7863人。近几年来,东兴区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主动向上级争取资金,相继实施了高桥镇、高粱镇、同福乡、石子镇、苏家乡、新店乡、太安乡敬老院新建项目和椑南乡、永福乡敬老院改扩建项目,新增敬老院床位1000余张。今年,东兴区又实施了椑木镇内糖社区、新江街道东风社区2个养老服务示范社区建设项目。
结合东兴区乡镇实际,在规划新建农村敬老院时,均按照省二级敬老院以上的标准进行设计,每个新建敬老院床位数均在80张以上,住房都是标准间,内设卫生间,绿化、院坝、活动室、会议室、管理人员办公室等功能齐全,设施配套,均安装了天然气。
“九九”重阳节是敬老爱老的日子,但是敬老爱老不应该仅仅在“敬老月”,这是一项社会性工作,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也只有这样,老年人的今天和所有人的明天才会是幸福、快乐、开心、愉悦的。
新闻推荐
(雷松利记者钟雨君)“没想到,虽然身在外地,在上网的同时可以随时了解家乡的惠民政策、党组织生活开展情况,还可以与本镇的其他党员进行交流,共同商量如何为本支部的发展做点事情。”东兴区高桥镇...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