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正在指导群众填写事故陈述资料2008年以来,他没有缺席一次事故处理值班,节假日更没有离开过岗位一次。
8年来,他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近六千件,没有一起行政败诉案件。
8年间,他辗转数万里路,成功破获交通肇事逃逸案数十余起。
8年间,他心系事故双方当事人,细心化解矛盾,用真诚谱写了一曲曲事故处理民警为民、爱民的赞歌。
他,就是本届乐山好人“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峨眉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政治指导员、事故处理民警王磊。
事故处理中队的侦破能手
1995年7月,毕业于四川工业学院的王磊被分配到峨眉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成为当时峨眉交警大队唯一一名本科高学历交通警察,被安排到峨眉山景区交警中队,成为一名景区巡逻交警。
在景区交警中队,他除了做好景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外,休息时间还协助事故处理民警勘验、处理交通事故,他一边看,一边协助,一边学习,整理笔记,不断积累事故处理程序与方法。
2008年3月,有着丰富的事故处理经验的王磊,被调到峨眉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有人开玩笑说:“你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王磊应道:“这是组织对我的考验,哪个岗位上班都一样”。
2008年至今,王磊一直从事事故处理工作。王磊对工作从不推诿,凭着丰富的经验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王磊成为了交警大队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的首选,成为了交警大队侦破能手。为了破获交通肇事逃逸案,王磊反复勘验现场,几次夜间勘验中险些被车辆撞击;为了寻找证据,王磊与同事摸黑滚爬,摔了多少跟头,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为了抓获肇事驾驶人,他与星月为伴,经常蹲点守候几个小时,蚊虫叮咬也全然不顾。
高度负责的交通民警
“处理好交通事故,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责任与使命,因此,认真处理交通事故既是对法律尊严的维护,更是对事故当事人的高度负责”。王磊说到,也做到了。为了破获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王磊曾经53个小时不眠不休,连续奋战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中。
2014年6月17日凌晨1点11分,正在整理交通事故案卷的王磊接到报警,称在省道103线140公里+170米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摩托车驾驶人受伤,肇事车辆不知去向。
接警后,王磊马上带领值班民警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到达现场后王磊看到一中年男子仰面躺在分道线上,已经停止呼吸死亡。肇事车及肇事驾驶人早已逃之夭夭,现场除了死者、摩托车及肇事车遗留物外,别无任何线索。
王磊带领交警勘验完事故现场,立即驾驶警车沿着肇事车方向追赶和沿途走访,没有目击证人,也无肇事车辆线索。为了尽快破案,王磊带领民警带着肇事车遗留物走访物流公司确认肇事车车型。
6月20日,经过王磊及专案民警连续72小时奋战,奔波了两千多公里路、检查五千余台次车辆、走访近千人,成功破获了该起交通肇事逃逸案。
2011年,王磊成功破获了“11·15”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2012年,王磊成功破获了“4·02”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2013年,王磊成功破获了“11·12”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
同事眼中的好老师
翻开王磊的笔记本,他给自己“量定”做一名合格人民警察必须达到“五好”,即思想好、品德好、作风好、业务好、口碑好。
他把如何处理好交通事故归纳为“八个一点”,即观念转变一点、工作创新一点、情绪少一点、说话和气一点、解释多一点、责任心强一点、服务到位一点、业务精一点。他是这样给自己规定的,更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去做的。
“跟着王指导,不仅学会了很多工作经验,而且学会了怎样做人。”王磊的同事说出了事故处理中队众多民警的心里话。
当记者问王磊是如何理解“敬业奉献”这四个字时,他语气肯定地说:“就是把本职工作做好,事故处理要有责任心,现场勘查要亲力亲为,做到心中有数,这既对肇事车方负责,也对伤者负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3年,王磊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先进民警,被乐山市公安局评为全市公安系统“我最喜爱的同事”。2014年被评为全省十大“我最喜爱的民警”之一。记者吴薇文/图
新闻推荐
“法官夜话”活动现场三江都市报讯(记者周洁摄影报道)10月28日晚7时许,在峨眉山市桂花桥镇红山村村委会内,一场“法官夜话”正在热烈开展中。夜色笼罩下,来自峨眉山市人民法院九里法庭的11位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