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俊展示峨眉山旅游地图李家俊从事教育工作多年,自2002年当选为乐山市政协委员以来,他对乐山文化旅游发展尤为关注,撰写了数篇关于文化旅游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促成了峨眉山市参加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华诞”活动以及中文版、英文版、韩文版峨眉山旅游地图的诞生。
今年,李家俊打算对“建设文化嘉州”提出建议,建议乐山着力建设“峨眉山-乐山大佛”核心文化区;借智借力,招知名文化企业入驻乐山;创新理念,建设乐山文化地标;整合资源,强推乐山文化名片;把小凉山***与文化旅游开发相结合等。
促成乐山与故宫博物院
加强文化交流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为避战乱,故宫博物院7000多箱文物辗转南迁,存放于峨眉山市,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战后所有文物安全回到故宫博物院。”李家俊介绍说,去年5月,他应邀与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专家进行座谈,取得了3点共识:将“故宫文物南迁”与北京、台北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活动融为一体;故宫博物院无偿提供文物南迁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故宫博物院安排部分文物实物供峨眉山市展出。
回到乐山后,他撰写了社情民意,建议第二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期间将“故宫文物南迁峨眉”布展融入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华诞”活动中,形成北京-台北-峨眉共庆联动,在布展中重点宣传故宫文物南迁,并配备文字、图片、音像、实物、浮雕等资料。峨眉山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随后向故宫博物院发函,请求参加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华诞”活动,得到应允。“此次活动成功举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乐山借此契机与故宫博物院进一步加强沟通,进行文化交流。”李家俊介绍说。
建议受重视
峨眉山旅游地图出炉
从2002年起,李家俊每年提出的个人提案在3件以上,其中不乏办理得很好的提案。
李家俊举例说,2014年,他提交了“盘活乐山旅游资源,构建龙形大旅游圈”的提案,提出“绘制以‘龙形\’为特征的乐山旅游地图”的建议,他认为乐山旅游地图可以勾画出一幅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为核心,辐射全市各景点的龙形地图,其“龙首”在峨眉山,“龙尾”在乐山大佛。“龙首”中的峨眉山和四峨山是龙的“两角”;夹江千佛岩、峨边黑竹沟、金口河大峡谷为龙的“两前爪”;“龙身”为峨眉河风光带,一直延伸至乐山大佛;井研三江宋塔、熊克武故居、沙湾沫若故居、美女峰、五通桥小西湖、犍为嘉阳小火车、罗城古镇、沐川竹海等组成龙的“两后爪”。
提案提交后,得到了乐山市旅游和体育发展委员会的肯定,并在逐步实现中。目前,峨眉山市已根据他的建议推出了峨眉山旅游地图,分为中文版、英文版和韩文版。
今年将提出
“建设文化嘉州”的建议
李家俊对地方文化研究情有独钟,近两年来,他对嘉州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今年,他的提案便与嘉州文化有关。
“这次我提出建设文化嘉州和加强嘉州文化旅游建设的建议。”李家俊说,经过调研,他主要提出了一些建议:着力建设“峨眉山-乐山大佛”核心文化区,在建设这两大景区的同时,加强核心文化区的建设,具体为,继续完成峨眉河风光走廊带建设,修建市中区至峨眉山市沿河步行或骑游道路,开发远途的东汉岩墓群和魏晋时期的僚人洞,设置农耕文化区;在乐峨走廊上规划建设“嘉州大学文化园”;搬迁乐山二中,在月咡塘建设“嘉州文化博物院”,与老霄顶融为一体,在峨眉大庙飞来殿建“峨眉民俗文化博物馆(含故宫文化馆、古建筑馆、名人馆、中国第一钱山馆、峨眉武术文化馆、非遗文化馆、民俗文化馆)。”此外,他还提出招知名文化企业入驻乐山、建设乐山文化地标、强推乐山文化名片、把小凉山***与文化旅游开发相结合等建议。
记者 罗晓玲 文/图
新闻推荐
市中区代表团审议现场乐山日报记者曾文摄三江都市报讯(乐山日报记者马锐)昨(25)日,乐山市委书记彭琳分别前往乐山市六届人大七次会议夹江县、五通桥区、市中区、峨眉山市和沙湾区代表团,与代表们共...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