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 珲
阳春三月,热闹的不只各地缤纷多彩的“鲜花秀”,还有以花为媒不断刷新公众眼球的诗会。从古至今,文人墨客总喜欢在一场又一场花事里做文章,为后人留下了不少千古绝唱。今人亦不例外,尤其是具有文学意象的桃花,为众多文人所喜爱,于是催生出不同风味的桃花诗会,让三月俨然成为与大自然对歌的“文学月”。
3月11日,一场名为“驿路乡愁”第十一届中国(成都)乡村诗歌节芙蓉锦江桃花诗会的活动在成都东郊龙泉山桃花故里举行。诗会由龙泉驿区文联与成都市文联《芙蓉锦江》诗刊、成都市诗歌委员会主办,主题为“驿路乡愁”。而一墙之隔的双流县胜利镇花龙村,伴随着200多亩桃花漫山遍野灿烂绽放,一场浪漫的桃花诗会也牵动着好花者的眼睛。热闹还不仅仅如此,3月,2016成都·青白江第31届桃花诗会在姚渡镇龙门桃花山举行,现场还开展了“桃花猜谜”及“诗歌沙龙”活动。
搜索各地桃花诗会,估计在全国不下百个,而且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开花结果,桃花诗会有愈演愈烈之势。说到桃花诗会,不得不提到龙泉驿这个地方。据了解,由龙泉驿区文联举办的品牌活动“中国(成都)乡村诗歌节”,自2006年问世以来,一年一个主题。诗歌节除了举办诗会之外,还相继编选了与桃花相关的诗集、刊物,这样对桃花钟情的诗歌群体,在国内还是第一个。作为一个延续了10年的品牌活动,发端于龙泉驿的“中国(成都)乡村诗歌节”眼下在全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人们不仅知道龙泉驿有桃花看,有鲜桃吃,更有诗歌可以赏。从赏花经济、乡村旅游,到影响深远的文化现象,龙泉驿开启的模式让人侧目。
在乐山,桃花诗会也曾经离我们很近。大约10年前的一个春天,峨眉山市普兴乡仙牙村上千亩的桃花花海里,汇集了来自全省各地的作家诗人,由峨眉山月文学网组织的桃花诗会不仅评选出了众多琅琅上口的“桃花诗”,还为各地诗歌爱好者搭建起了沟通协作的桥梁,而仙牙村的知名度,也随着诗人们的歌咏飞出了乐山。然而可惜的是,后来因为缺乏资金,桃花诗会在举办一年之后夭折了。
如果说花节催热了乡村旅游,那么对于乡村旅游而言,诗会无疑是另一双有力的抓手。一方面,通过诗歌和诗人的影响力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品牌价值,另一方面,则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更多文化内涵,让休闲游、文化游有机地融合到一起。然而,面对花节的泛滥和诗会的不断重复和翻版,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求精”、“求变”,打造花节和诗会品牌,需要内涵和特色。倘若步他人后尘,三月花事将会变得黯然失色。
新闻推荐
茶农采茶忙编者按:3月18日,首届峨眉山春茶交易会在峨眉山市开幕。交易会上,乐山被授予“中国绿茶之都”称号,这块承载着百亿产业发展梦的金字牌匾落户峨眉山市大西南茶叶市场。作为川茶产业的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