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农商银行总行营业部
挂牌当天,银行与企业签订合同协议。■ 本报记者 严俊铭 文/图
7月8日,原犍为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正式改制挂牌为四川犍为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犍为农商银行)。据了解,犍为农商银行是乐山市第三家从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金融机构。改制后,犍为农商银行不仅自身实力得到增强,更重要的是完成股份制改造后,犍为农商银行向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获得了更为充足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
改名不改“姓”,改制不改“向”,犍为农商银行相关领导表示,将继续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和服务县域经济的定位,力争将该行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精品零售银行,为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美丽蝶变
犍为农商银行挂牌
2011年,乐山三江农商银行挂牌,由此成为乐山市首家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时隔5年之后,乐山市农村信用社改制终于迎来高潮——今年5月4日,原峨眉山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正式改制挂牌为峨眉山农商银行,7月8日,原犍为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正式改制挂牌为犍为农商银行。
股份制是一家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业竞争压力的逐步增大,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组织形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需要。通过股份制改造,将农信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已经成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
记者了解到,犍为农商银行改制后,无论是从注册资本规模、股权结构,还是企业治理上,都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在自身实力方面,注册资本由2.01亿元增加到3亿元,银行实力得到壮大;在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方面,建立了“三会一层”组织框架,初步形成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监督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在风险防范和员工激励方面,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各项内控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通过改制,犍为农商银行正朝着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目标迈进。
金融主力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金融是经济的命脉——近年来犍为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犍为农商银行无疑是犍为县金融行业的主力军,并在支持犍为县“三农”发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犍为农商银行下设公司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等业务专营机构,现有员工259人,营业网点34个,其中总行营业部1个、支行8个、分理处25个,业务领域覆盖“三农”、中小微企业和城乡居民等各个层面。截至2016年6月末,该行各项存款61.05亿元,各项贷款32.33亿元,存、贷款规模均位居犍为县金融机构第一位。累计发行银行卡47万张,安装ATM机50台,实现了全县30个乡镇347个行政村和41个社区的金融服务全覆盖,是名副其实的县域金融主力军,是中小企业的主要金融服务者,是城乡居民支付结算的主渠道。
对于犍为农商银行的挂牌成立,犍为县委、县政府寄予了高度期望,指出:“犍为农商银行的成立,为犍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力量。县委、县政府将一如既往重视金融生态建设, 不断优化银政企合作平台,开创崭新的发展局面。希望犍为农商银行抓住发展机遇 拓展业务领域、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质量,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参与到犍为的发展中来。”
不忘初心
做犍为人民自己的银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改制之后,犍为农商银行姓“农”还是姓“商”?想必,这是不少犍为市民特别是犍为农村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对此,犍为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改制后,该行将继续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定位,做到改名不改“姓”,改制不该“向”。
记者了解到,在改制期间,犍为农商银行不断深入推进产权改革,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着力打造服务品牌。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县资金实力最雄厚、网点分布最广,业务品种最齐全,结算渠道最畅通,服务最优质高效,发展势头最强劲的金融机构。
从信用社到农村商业银行,对犍为农商银行而言,在实现美丽蝶变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更高的要求和目标。站在新的起点,犍为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秉承普惠金融的服务理念,倍加珍惜这次改革发展的机会,以体制机制转型为契机、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和服务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把犍为农商银行建设成为一家独具特色的精品零售银行,更好地助力犍为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家犍为人民值得信赖与托付的“犍为人民自己的银行”。
新闻推荐
杨焕宁在乐山调研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时强调克服侥幸心理麻痹思想全力确保汛期安全生产
本报讯(记者马锐)7月24日至2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焕宁率队前往犍为县塘坝煤矿、市中区乐山港八仙洞码头、峨眉山市九里镇兴阳村、峨胜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地,调研检查汛期安...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