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春 陈旭耀 张中文/图
3月23日上午,位于仁和区总发乡板桥村的大竹河水库工地施工人员正加紧对大坝进行浇筑。在股股热浪、漫天黄沙的“陪伴”下,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重型汽车穿梭往来,机器声响彻山谷。“旱季来临,对于大竹河水库的混凝土浇筑等极为有利,因此我们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全力加快建设进度。”工程建设现场负责人大声对记者喊道。
去年,攀枝花市遭受百年不遇特大干旱侵袭,连续200多天无有效降雨的持续旱情,使农作物减收,人畜饮水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大竹河水库正式开工建设,这也是四川省去年新开工的第一个中型水利项目。时隔一年多,我们再次来到大竹河水库建设工地。
站在坡顶俯瞰,一切尽收眼底:两山之间是在建的大竹河水库坝址,雄伟的大坝正拔地而起,顺河道向上眺望,除了成片的竹林,还有那掩映在葱郁中的移民安置点。随行工程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大坝采用石渣填筑,不具有防渗功能,位于大坝中央、负责大坝防渗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则是整个工程的关键。”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围堰下数台大型机械正在紧张作业,大坝、放水洞、导流洞、溢洪道的混凝土浇筑和土石方开挖正有序推进。在两侧山体上,衔接沥青混凝土心墙的齿槽开挖已经基本结束,大坝雏形已现。工程建设现场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底将全面完成工程建设,5月底前大坝填筑达到1204.5米拦洪高程,12月底前完成大坝全部工程;渠系工程在2011年5月底前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045万元,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12.6万立方米,大坝填筑高程达到1179米,沥青混凝土心墙980立方米,放空(兼导流)洞混凝土浇筑431米,完成全长的91%,计划于4月15日前进行二次导流。
在大竹河水库工地我们看到的是壮观的施工场景,是许许多多的建设者战天斗地的画卷。工程“指挥官”——大竹河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王滨介绍说,大竹河水库一直是人停机械不停,24小时作业。为了抢抓工期,确保在雨季前达到大坝拦洪高程,春节期间,也没有停止施工。
来自乐山的粟建是一名挖掘机师傅,从去年十月份开始参与工程建设至今,他每天都要工作十多个小时。粟建告诉记者,春节期间,他也是在工地上度过的。他说:“虽然累点,但能够为攀枝花水利建设出一份力,感到非常高兴。”
采访中,不时有村民前来观看工程建设情况。他们说,只要有空,每天都会来这里看看,想亲眼看着水库早日建完。村民杨作洪说,村民们天天盼、夜夜想,天天等着水库放水那一天。
板桥村党支部书记彭金成道出了村民期盼原因:“缺水啊!你看我们板桥村靠着跃进水库、胜利水库,在水库边上我们村可是天天喊渴,2010年的大旱,我们村粮食减产了三成,芒果更是减产了近一半”。
“天上下雨,地上流;浇地没水干发愁”。 攀枝花市地处四川省和云南省的交界地,金沙江深切其中,坡陡谷深,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复杂的地质条件,易破碎风化的岩体,更为自然存水增添了难度。再加之干燥的气候,加快了地表水的蒸发,能在地表存下来的水就成了农民的宝贝。彭金成说,这土质与地形根本存不住水,而上游的两座水库还要保证整个攀枝花主城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靠着水库喊渴也就不足为奇了。
“板桥村离跃进水库与胜利水库最近,农忙时板桥村的灌溉水都不够用,哪还有我们的份儿,到了旱季就更不用说了。”位于下游的总发村村民李林国道出了没水的难处。
“最大的愿望就是这水能为我们村民们带来富裕。”总发乡副乡长杨志宇说,水库建成后,旱季大家就再也不用为灌溉用水发愁了。
作为国家拉动内需项目和四川省重点水利工程项目之一,大竹河水库总投资2.84亿元,设计总库容1128.9万立方米。建成后,将解决12.5万亩灌面、3.6万农村人口和10.9万头牲畜用水,提供城市应急用水174.7万立方米,同时提高下游城镇河道防洪能力。随着大竹河水库建设的高速推进,也许明年灌区群众将不再为缺水而烦恼。
新闻推荐
□王明俊“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向来喜欢登山,登过不少的山,既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又在登山中感悟了一些人生哲理和生命乐趣……览千山素有“东北明珠”之称的辽宁千山,以奇峰、岩松、古庙、梨...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