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国庆
【人物名片】
乐山市农业局农技站站长 阎洪
【新年心愿】
通过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广抛秧、免耕等“节本增效”技术,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促进农民增收。
1月29日,天空下着微雨。“俗话说得好,春雨贵如油。春节前持续干旱了一段时间,不知道现在庄稼长势如何?”开完局里的“节后碰头会”,阎洪急匆匆地“下田头,访农家”——春节大假后上班第一天走向田间地头、抓好春耕备耕工作成了他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
2012年,乐山加强4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同时,将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步伐。如何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前提下,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发展后劲?作为农技人员,这是阎洪新年需要直面的一个命题,这也是他今年最大的心愿。
让农民动心
当地农业部门继续加大投入
车行至市中区茅桥镇尹店村8组已是中午11点。和村民宋绪功简单打过招呼,阎洪径直走向麦田。爬上山坡,一片绿油油小麦迎面扑来。阎洪立马蹲下身来仔细检查,边看边和身旁的宋绪功说话:“目前,小麦长势正常,正处于拔节的关键期,得注意施肥和防旱……”当得知宋绪功准备在这片麦地里套种玉米、轮作红薯,阎洪极力支持。
宋绪功今年已67岁,是村里的种植大户——他和老伴两人耕种了十几亩地。“国家鼓励种粮,政策保证了粮食价格稳定,我就承包了其他村民的土地,形成规模后,种粮很挣钱、很稳当。”宋绪功说。
目前乐山种粮农民获得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每亩将近100元,如果属于粮食作物种植示范片区,种粮农民还能获得良种补贴。“没有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不可能有粮食增产,强调粮食安全,首先要让种粮农民得到实惠。”阎洪则表示,今年农业部门将继续加大投入,让农民觉得种粮划算,进而积极探索土地规模经营的机制和路径。
让农民安心
专家下乡帮助农民科技种田
种子、化肥、农药的储备是否充足,种类是否齐全……在田间地头转了一圈,阎洪并没有打算回市区,而是前往茅桥镇的农资经营门市查看备耕情况,恰好碰到几位农民过来购买化肥。
“今年的化肥价格涨得有点厉害,我们都不敢施肥了。”该镇吴桥村村民晁氏民反映。阎洪耐心解释,化肥和农家肥混合施肥更有利农作物生产,同时符合绿色生态农产品的种植理念。
阎洪认为,未来提高粮食产量,靠大面积增加粮田或单纯增加施肥的可能性不大,依靠科技挖掘单产潜力是必由之路。从1月30日开始,乐山农业局组织相关专家、农技人员分头到重点乡镇,随机走访农户,一是开展春耕调查,了解农户新年打算和种植需求,二是给他们讲解了有关农业新政策、农技新信息,帮助农民科技种田。
此外,乐山农业相关部门的前期调研情况显示,即将来临的大春耕种有可能面临春旱,“粮食要实现旱涝保丰,持续增产稳产,除了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建设也是关键。”阎洪说,今年他们将更加积极地和水务部门协调,进一步开展和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基本实现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长效化。
新闻推荐
——国家开发银行四川分行2012年工作六条主题主线扫描□王龙雷阳2012年,是四川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胜利完成后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稳定增...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