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在全国各地升温,西部地区尤其离不开科技的驱动——
西部经济发展持续加速,越来越离不开科技的驱动。技术转移在全国各地升温,跨区域技术转移,四川如何发力?
专家建言,西部在技术转移上,应加强和东部以及国际上的交流,要有更大的视角,更宽的视野;同时,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突破技术转移瓶颈。
圆桌
讨论
主持人:本报记者 刘云飞嘉宾:
杨跃承 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
林耕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刘正平 上海科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常务副总经理
牛近明 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
技术转移,四川有三大优势
主持人:如何评价西部技术转移的重要性?
杨跃承: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呈上升态势,更加离不开科技的驱动。技术转移是科技和经济结合、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举措。
四川技术转移有较好的基础。首先,四川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排位靠前;其次,四川有很好的科研机构,有技术基础;第三,四川有老工业基地,有科技基础。此外,四川目前的城市功能和迎商环境、创业环境都比较好。
林耕:目前,技术转移在全国各地都在升温。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求我们坚持自主创新,坚持技术转移。国外有个调查,企业自己搞研发平均收益率20%左右,和大学科研院所搞研发收益率50%-60%。所以说,要大力推进区域技术转移战略。
技术转移,四川有市场需求
主持人:如何看四川在西部技术转移中的地位?大家是否愿到四川寻求合作机会?
刘正平:四川这么重视技术转移,我觉得我们合作的潜力很大。技术转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需求——市场的需求和技术差距。如果没有市场需求的话,技术转移就没有动力和意义。
随着西部技术转移机构的建设,我们也希望跟各位同仁开展更多更广泛的合作。
牛近明:我们在2011年成立了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目前已经有30多个国家、200多个成员单位。昨天有个法国成员单位跟乐山的一个企业在交流。我们愿意成为连接西部的渠道之一,你们把需求给我们,我们负责帮你们在国际上寻求合作方式。
借力成都,实现技术梯度转移
主持人:各位嘉宾对四川技术转移有什么建议?
杨跃承:技术转移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梯度转移,就像水流一样。技术转移总是从发达地方向欠发达地方转移。
在西部,四川(包括成都)的辐射能力、技术能力,相对来讲比新疆、西藏可能要高一些,我希望成都成为一个区域技术转移中心,能够梯度转移,不断向其他地区辐射。同时,西部在技术转移上,也应加强和东部以及国际上的交流,做到互补。技术转移不能局部化,要有更宽的视野。跨区域的技术转移更加重要,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要更多与东部地区甚至国外加强交流和合作。
林耕:今天成立了中国西部技术转移联盟,我有几点建议:
一是要尽快设立各个地方的国家技术转移基金、地方的子基金。
二是大力推进大学科研院所的项目迅速向地方政府和企业转移。
三是要特别重视人才培养。当前技术转移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奇缺,有条件的大学应尽快设立技术转移的硕士,包括博士专业。
原音
重现
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25%,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差距很远。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觉得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尤其在我们西部,缺乏一个有效的技术产权交易所。因此建立一个全国统一集中、规模化的、有效的技术交易市场非常重要。
——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董事长景平
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是一个已被验证的非常成功的模式。就成都来说,从高校到科研院所都有非常好的技术,怎样使金融和高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是成都实现“技术升级”的关键。
——成都高新创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光耀
(本报记者 张立东 整理)
新闻推荐
□彭富本报记者侯静10月15日,广元市利州区嘉陵街道办华北社区的聋哑人肖建华从大汉松骨足疗中心出来后,径直去了菜市场。“最近爷爷身体不好,我买些蔬菜水果孝敬他。”肖建华用手语表述。肖建华母亲...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