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游仙区“四区一中心”战略新观察
这里是刘备高叹“富哉乐也!”的富乐之乡;是中国(绵阳)科技城的核心层、全国文明城市绵阳的主城区;是联合国工发组织在西部唯一授予的绿色产业示范区;是投资商纷至沓来的“四川省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这里是绵阳市游仙区。
兼具丘区与市辖区双重属性,经历兴区创业、基金会整顿、灾后重建等重重大考,今天的游仙,正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快车道:1993年到2011年,全区GDP从6亿元到118亿元;工业总产值从不足5亿元到超14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800余元到7800余元;三次产业比重从69:17:14到14:56:30。
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成为推动游仙新跨越的主路径、主引擎。区委书记丁湘表示,游仙将在“新型”上寻突破、在“互动”上求实效,在“统筹”上做文章,着力构建新型工业集聚区、“两化”互动样板区、城乡统筹示范区、现代城市宜居区、绵阳商贸物流新中心“四区一中心”。
再造一个工业游仙
形成“4+1”产业支撑,推进园区、产业、企业“三倍增”
建区之初,游仙工业产值寥寥几亿,家底很“薄”。站在新的起点上,游仙人喊响工业为先、工业为重,强势推进“工业强区”战略。
这片创业热土上,一个个本土企业生根发芽、由小长大。如今,这里有西南最大的绝缘材料生产企业、最大的民用爆破生产企业、最大的软磁材料生产企业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有兴事发门窗、金太阳荣强饲料、丰泰包装3个“中国驰名商标”;全区规模以上企业77家,其中亿元级企业近40家。工业对游仙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9%,全区工业化率提升到39%。
以园区、产业、企业“三倍增”为基础,“再造一个工业游仙”底气十足。
要素向园区集中、项目向园区集聚、产业向园区集群。顶层设计、全域规划,总面积36.88平方公里的游仙经济开发区南、北、东区建设如火如荼。
摊开游仙工业版图:南区重点打造以节能环保、新材料及光电、机电及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300亿元工业园区;北区重点打造以电子信息、军民结合、电梯整机及零部件为主导的100亿元工业园区;东区重点打造以化工、食品医药产业为主导的100亿元中小工业园区。全区由此新增园区面积25.38平方公里,是建区时的近3倍!
瞄准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节能环保、新材料及电子信息、机械及汽车零部件、食品医药4大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扎根型效益型企业做大做强,优势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加快壮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风生水起。
5月,绵阳市保和富山等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总投资109亿元的20个项目在游仙经济开发区落地生根。
8月,在深圳举办的绵阳国家科技城投资推介会上,位于游仙的绵阳科技城电梯产业园、节能环保产业园引人瞩目,8家企业与游仙签约55.7亿元。
每月至少一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今年以来,游仙区已有丰泰包装等13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计划投资13.4亿元的电梯产业园等5个在建项目正加快推进,总投资近30亿元的光通信芯片等3个项目进驻在即。
再造一座涪东新城
构建“一中心三组团”,建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城市新区
富乐山、越王楼、开元场,见证了游仙千年风采。然而,1993年建区时,对望涪江以西的繁华,“过河就是出城”成为人们对涪东游仙的刻板印象。
如何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同步提升游仙城市化水平?
“游仙区就是要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互融共进,拉大城市框架,建设一个山水辉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城市新区。”游仙区区长罗蒙表示。
做大城市。游仙通过“东转西承、南拓北伸”,依托产业园区,组团式建设城市新区,不断拉伸城市框架:经济开发区南区小枧、建华建设20万人的城南组团,北区石马、东林构建10万人的城北组团,在东区新桥、魏城构建产城一体的10万人特色集镇。
通过城市快速通道连接,三个产城新组团与沈家坝、开元场、试验区一带的主城区构建起“一中心三组团”的产城园城共同体,从而实现“建园区”与“造新城”同步演进。到2015年,全区城镇面积将扩大到5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50万人,再造一座“涪东新城”。
做活城市。游仙区将城市新区建设与产业新城建设相结合,统筹推进园、城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办公商住、公共服务等合理布局,引进发展与工业配套的金融、物流、商贸、创意等新兴业态,从而实现以园兴城、以城促园、园城联动。
五里梁曾是块种点杂粮、长些杂草的旱山坡。游仙“点石成金”,在经济开发区南区建设环保产业集中发展区、中部建航空科技产业园及综合服务区、北部建生态休闲居住区。未来,这里不仅将建成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融合RBD高端设计理念的“五里梁国际生态谷”、创意产业园等也将大美呈现。
做美城市。芙蓉汉城、越王楼、老龙山……熙来攘往的人群,为游仙再绘“开元盛市”图景。为提升城市品位及综合承载能力,游仙区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提升城区道路、污水管网等基础配套水平,推进游仙镇、桑林坝、芙蓉村等片区旧城改造,引进红星美凯龙、长明湖五星级酒店、花舞游仙、福兴物流园等高端三产项目,打造绵阳商贸物流新中心。
道德讲堂、市民学校、志愿者服务……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绵阳的主城区,历史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经济与社会和谐共荣的城市风貌,亦成为“富乐游仙”的生动注脚。
再造一片富乐城乡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富”就是实现强区富民;“乐”就是人民安居乐业,群众幸福感普遍增强——游仙区第五次党代会上,新一届区委如此诠释“富乐游仙”的时代内涵。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成为迈向这一目标的总体战略。游仙找准“新城区、大郊区、生态区”定位,通过产业上三产联动,机制上改革突破,民生上协调均衡,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基础先行。游仙按照“串珠成线、合线连片”思路,将绵梓、胜忠沿线6个乡镇33个示范点作为“破发点”,整合农发、水利、交通、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础建设。2.5亿余元的资金注入,使以街子、忠兴、魏城、新桥为核心的74.5平方公里的新农村示范片面貌一新,全区所有乡镇已实现水泥路互联互通,三环四纵“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就要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游仙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吸引市场主体投资农业,鼓励农民变土地资源为资本,改造提升粮油、蚕桑、蔬菜、畜禽等传统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运销、生态休闲观光等“接二连三”的现代农业。
去年,该区流转土地近10万亩,引入涉农企业52家、培育大户157个,带动5000多万元民间资金投资农业。业主租地经营、土地折价入股、生产经营合作等各类农民专合组织蓬勃发展。全区183个专合组织注册资本9600万元,带动农户10.6万户,户均年增收1.2万余元。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还要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游仙区全面建成区、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全国法治城市、全省综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区建设,不断探索网络问政、大调解中心、联户代表、“四办一中心”等制度创新的有效途径,切实增进民众福祉,增进社会和谐。
一个区强民富、文明和谐的富乐新游仙,正在涪江以东喷薄崛起!
□ 杨竹梅 邹俊川
新闻推荐
A10公里绿道提升幸福指数一座城市如何提升幸福指数?乐山给出自己的答卷。在乐山中心城区,有一片面积约8.7平方公里的原生态森林,被市民亲切称为“绿心”。仿古的护栏、古色古香的路灯、颇具特色的路...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