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乐山新闻 > 正文

产村融合让城镇化“顺其自然”

来源:四川日报 2012-11-15 17:27   https://www.yybnet.net/

“看,这护栏好结实!”11月初,乐山市五通桥区杨柳镇红军村三组村民黄桥元,喜滋滋地领着老邻居参观自己的新家。黄桥元在镇上一家电机公司跑销售,为了孩子上学方便,本想把家搬进城,但高昂的商品房价让他望而却步。2010年,镇上启动杨柳苑工程,吸引了大批农民参加联建。

黄桥元不离乡土就享受到城市生活,得益于五通桥区“就地城镇化”的发展理念。根据区域天然优势、顺应农村的自然,以新农村建设提升“两化”互动水平和质量,该区形成了独特的农业及工业景观。

□周杰 本报记者 王爽

5万农民变身“上班族”

随着该区产业集聚、工业发展,人口和耕地矛盾的“死结”逐渐打开。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一部分留在农村务农的人员也被培养成了“土专家”,此外,还拥有诸如 “农民商人”、“农民研究员”、“农民企业家”等更多的身份。据五通桥区农业局统计,目前,这样的“上班族”在全区已有5万人。

“全区8万多人实现了转移输出,农民工资性收入等非农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快速增长,这部分农民实质上已成为居住在农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的‘准城市居民\’。”五通桥区农业局局长刘灵说,他们有方便务工创业、子女入学和改善居住条件的迫切要求。

五通桥区在乐山市率先启动的新农村综合体建设,顺应了这一需求。“离我上班的公司还不到1公里!这里还要建二期,你也整一套,我们还做邻居。”黄桥元笑着对老邻居说。杨柳苑一期工程入住324户,全部建成花园式小区,水、电、气、光纤全部安装到户,从幼儿园到中学、从医院到文化广场都将形成配套。

杨柳苑只是一个示范点。五通桥区以“顺其自然”作为规划准则,充分考虑山区、丘区、坝区的不同特点,着力打造用地集约、风格新颖、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目前,该区12个乡镇、150个村已统一规划198个新农村综合体,其中,1000人以上的特大型居住区有15个。

加速“就地城镇化”

“大多数新农村综合体紧临城镇,这是五通桥区 ‘就地城镇化\’的又一天然条件。”刘灵介绍,不仅有利于聚集和整合各类要素,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发展现代农业,而且让农民享受到了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从而改变了思想观念,提高了劳动技能,增强了向二、三产业转移、就地就近变市民的能力,加速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预计到2015年,五通桥区198个新农村综合体建成后,集中居住率将达70%,全区城镇化率将增加6.7个百分点,达53%。

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正是该区“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基点。“以城镇化的理念来建设农村,以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覆盖农村,以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支撑农村。”五通桥区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说,以快速通道、城市桥梁、航电大坝为纽带,将形成竹根、冠英、西坝、杨柳、牛华、桥沟等镇连接成片、融合发展的城市新格局,构建与优势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城镇体系。

好处远不止这些。在刘灵看来,新农村综合体与 “就地城镇化”相辅相成:五通桥突破过去单纯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单向支农强农模式,以新型农村建设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参与者,并深刻地改变着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的面貌。

新闻推荐

“最美警察”的最大心愿:帮助获救女孩

经过3个多月的评选和超过2亿次网友点击投票,由公安部与人民网、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以及新浪网联合开展的全国“最美警察”评选活动日前落下帷幕。乐山市中区公安分局民警张传华从1134名候...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产村融合让城镇化“顺其自然”)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