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厅厅长 彭宇行
由于资源、环境等约束日益加剧,加强科技创新,实现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已显得尤为紧迫。工业经济决定今天,科技创新决定明天。只有依靠创新驱动,才能为四川经济发展赢来美好明天。
实现四川经济“由大到强”,要继续突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努力在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上抢占先机。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把科技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转变。
实现四川经济“由大到强”,要继续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增强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目前,全省国家级高新区达到4个。成都、绵阳、自贡、乐山高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成都高新区预计201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40亿元。19家国家级和35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发展态势良好,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和产业发展的摇篮。
实现四川经济“由大到强”,要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新技术的主要投资者、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孕育者和推动者。近年来,四川省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主体地位逐渐增强。目前,全省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75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6家,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七。
实现四川经济“由大到强”,要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集群,以技术领先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目前,四川省在电子信息、重大装备、航天航空等领域已具备较强的研究实力和比较优势。全省现已培育战略性新兴产品502个,实现产业化178个,产值达1100亿元。
科技创新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所在,是实现四川经济“由大到强”的核心支撑。我们要抢抓当前战略机遇期,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新闻推荐
□刘小锐本报记者王爽2月16日,春节后第一天上班,乐山市市中区水口镇石鼓寺村村主任谢亚平,就挨家挨户对村道质量情况进行回访,这条900多米长的村道春节前刚建好。谢亚平最为忙碌的时段从2012年12月持...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