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间收藏家和他的博物馆
□本报记者 庞峰伟
1月26日,北京的风还很冷,但四川三都博物馆馆长高兴华的心里却如春天般明媚。这天,“丹青铸史——四川·中国书画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幕,所有展品均来自三都博物馆。
30余年收藏路,3年多办馆路,高兴华苦乐尽尝。
民办博物馆进首博
书画展百余幅佳作,既包括古代书画名家的传世之作,也有近现代和当代四川本土著名书画家的精品力作。
一幅被专家认定为“明四家”之一仇英所作的《桃源异境图》惊艳全场。这幅图卷长约6米,绘画部分长约4米,宽约30余厘米,以工整、细腻的笔法,展现出一片人间仙境景象。此画曾被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评为乐山“民间国宝”。
工而不拘的人物,疏朗简净的山水,清新雅致的花鸟……一本由张大千、黄宾虹、潘天寿、江寒汀、谢稚柳等29位名家共同创作的花鸟山水册页,把诸多传统书画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尺幅虽不算大,却一笔一墨都呈现出深厚的笔墨功底和文人的闲情雅致。
刘东父、李琼久、赵蕴玉等近现代川籍名家的佳作亦赢得了众多赞赏。
高兴华告诉记者,这次画展筹办了半年之久,而参展作品更是经过首都博物馆专家组6批次19位专家的严格鉴定,“要求全部真品参展、无商业因素等。”
“大开眼界!”现场一位老者告诉记者,这些精品竟然来自民办博物馆的收藏,出乎意料。
办馆免费对公众开放
说起自己馆藏的宝贝,身为成都一家公司董事长的高兴华总是神采飞扬。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酷爱艺术的他开始了“忘乎所以”的收藏之路。“这30余年为收藏交的学费不低于800万元。”高兴华平静地说。
10年前,有人收了一批明代的将军俑、武士俑,让他去看。大喜过望的高兴华马上带了几十万元现金出发,看到那些漂亮的陶俑后当即买下。但鉴定结果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全是仿制品。“看走眼了,只能自认倒霉。”高兴华说。
他仍然义无反顾。为了能收到明代的一幅名作,他往北京、河南、海南等地跑了十几趟。30多年来,高兴华的藏品囊括名家字画、陶瓷、青铜器、银锭、石刻、木雕、玉器及奇石根艺9大门类。
2009年10月,高兴华投资4000余万元,在双流华阳建起三都博物馆。博物馆为庭院园林风格,占地约74亩,有万余件藏品。2011年,高兴华又在黄龙溪古镇建了一个分馆,参观人次超过100万。
三都博物馆一直坚持免费对公众开放,“每年花在博物馆维护、人力等方面的费用有几百万元,几乎全部由我自己靠经营企业来承担。”高兴华说,他建博物馆,是为了能跟更多的人分享艺术的魅力。而即将启动的新一期“三都文化园区”还会增添两万平方米的文化场馆。
新闻推荐
国家安监总局第7督导调研组在川交换调研意见本报讯(记者吴梦琳)3月21日,国家安监总局第7督导调研组关于四川安全生产调研情况的座谈会在蓉召开。在充分肯定四川省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调研组指出,要进...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