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乐山新闻 > 正文

在他的节日百岁名师驾鹤西去

来源:四川日报 2013-09-11 15:06   https://www.yybnet.net/

成就

杜道生先生毕生研究汉字,《说文解字》里的9353个汉字他都能写出其篆体。

中华书局出版了他注译的《论语新注新译》,是他唯一的专著。

品行

他平时和善,见到借了他钱的人都会绕道走,因为怕别人见到“债主”会尴尬。

两次书籍被盗,损失上千册贵重古籍,他戏称“这是小偷在心疼我的眼睛,毕竟我都看了大半辈子的书了”。

□王玉姗 本报记者 江芸涵

9月10日上午8点50分,我国著名文字学、语言学、音韵学和古文学家杜道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去世,享年101岁。

1个月前,杜道生先生入院以来,家人、学生等都在期待他早日康复。可如今他驾鹤西去,是我国古文字学领域一大损失。杜老先生一生守护汉字,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在自己的节日里离开了我们。

接到杜老先生逝世的消息,学子们纷纷从各地赶来,怀念逝者慰问亲人。四川师范大学校长周介铭表示,学校将把杜老生前学术著作逐一整理出版,“让杜老的学术思想、成果流传下去,是我们对杜老的一种纪念。”

据悉,杜道生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9月12日在东郊殡仪馆举行。

他被誉为“汉字守护人”

1912年,杜道生在乐山出生,父亲经营着一间米铺,他是家里最小的儿子。1937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师承钱穆、胡适等国学大师,毕业后曾在成都、乐山等地中学教书,1956年起受邀至四川师范大学任教,直到1992年才离开讲台。

杜道生将汉字作为毕生的研究对象。《说文解字》的9353个汉字,他都能详细讲出造字原理、字形字义、演变源流,并能熟练写出其篆体,还能讲出许多前人所未道及的汉字中所蕴含的哲学内涵,被称为“活字典”。

杜道生把以汉文字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基,传承薪火。1982年,中国内地开始新一轮汉字改革时,他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汉字——人类心灵的几何学》的文章,震动了学界。“我们国家民族因汉字而有统一之标志,我们历史文化因汉字而得万世之流传。”杜道生“汉字守护人”的尊称不胫而走。

杜道生罕有著述行世,少为外人所知。文字学以外,杜道生终身研习又身体力行的就是儒家学说。《诗经》、《左传》、《古文观止》、《四书》等一大批经典,他都能全文背诵。2011年6月,中华书局出版了由杜道生注译的《论语新注新译》,堪称他唯一的专著。

“第一个教师节,老师给了我礼物”

和每年的教师节一样,昨天一大早,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李星奎提着杜老喜欢的酒、零食来到了柳堤小区恩师的家里。但这次迎接他的,不是慈祥的杜老,而是一间灵堂。

“1985年的第一个教师节,老师反而给了我一个礼物。”李星奎说,这是一封珍藏了多年、杜老亲笔写给他的书信,信封上杜老誊抄了韩愈《师说》的句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年教我们的时候,我们一问问题,他张口就答,甚至直接告诉我们到《说文解字》哪一页去翻,我们一开始不信,次次杜老师都能说对,大家心悦诚服,踏踏实实跟着老师做学问。老师很严格,每次去拜访他,都有很大收获。这次来,送我们一些书,下次来,再给我们一些资料,对学生,杜老师毫不保留,我也是这样才踏上了学术的道路。”李星奎说。

刘永康曾是杜老上世纪60年代的学生,接到杜老儿媳妇张秀贞的电话之后,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杜老家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回忆起杜老生前的点点滴滴,这位已年过七旬的老人一个劲抹眼泪,“杜老从不占学生便宜,90多岁了,我们来帮他打扫房间,他说‘你们不要来给我打扫卫生,你们一收拾,我反而找不到东西\’。他其实就是怕麻烦我们。他是我老师,年纪比我长、学问比我高,却喊我‘永康老贤兄\’,他的豁达、淡泊名利,他的人品,让我受益终生。”

“爷爷是在平和状态下善始善终”

四川师范大学柳堤小区,记者走进杜老先生的家。房子不大,家具少且老旧。房间简单整洁,书架码着复印好的学术作品的手稿。

据了解,在搬入这里之前,杜老常年“蜗居”在中文系办公楼上的一间20多平米的房间,学校曾三番五次请杜老搬到大且舒适的房屋内居住,均被他谢绝。前来悼念的人一多,张秀贞只能到处移动,找安静的地方打电话通知杜老生前的亲友、学生。

“爷爷坐在窗边给我们打招呼的场景,永远都会印在我脑海里。”杜老的长孙女张炜(杜永生)告诉记者,“爷爷平时和善,见到借了他钱的人都会绕道走,因为怕别人见到‘债主\’会尴尬。别人请他作一幅扇面,从构思到写成,爷爷得认认真真花一天的时间。”

年幼失母,中年丧亲,老年丧子,杜道生的一生命途多舛。“但爷爷平时还保持了很多幽默感,有人来看他,他只承认自己90岁。他身体力行,教育我们要内心平静,善良对当下。”张炜说。

杜道生先生藏书量惊人,但他家有过两次书籍被盗,被盗走了上千册古籍善本、孤本。“总价不可估量。”张炜说,“可是爷爷觉得没有什么,他甚至开玩笑地说,这是小偷在心疼我的眼睛,毕竟我都看了大半辈子的书了”。“我觉得爷爷是自然去世的,在非常平和的状态下,善始善终。”张炜说。

(图片由杜道生家人提供)

新闻推荐

看准主攻方向就能不走弯路

不锈钢产业园区个性名片:无中生有,西部规模最大也是唯一的不锈钢产业园区□任云本报记者董世梅9月底,占地600亩的西部不锈钢金属综合交易市场建设已初具雏形,这个总投资15亿元的大项目计划年底正式开...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在他的节日百岁名师驾鹤西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