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乐山新闻 > 正文

百岁作家马识途为本报报道题诗

来源:四川日报 2015-07-07 10:05   https://www.yybnet.net/

凶焰初炽东三省

转瞬铁蹄踏国门

万户千村鸡犬尽

江南塞北虎狼奔

屠城白下惊天地

狂炸陪都泣鬼神

抗战八年歼顽寇

江山万里靖妖氛

勿忘国耻须惊醒

神社有人在唤魂

□本报记者 黄里

得知四川日报全媒体集群推出“国家记忆·四川抗战史诗”大型集成报道,101岁的著名作家马识途思考了一个夜晚,第二天,6月28日一大早,马老一起床就说,“想好了,想好了”,遂提笔写下了这首既回顾历史、又关照现实的诗文。

作为那场惨烈战争的亲历者,如今回忆起来让老人思绪万千。

1933年,日军进入北平近郊,马识途不得不前往上海,考入浦东中学。1935年,马识途在上海参加了抗日救亡学生运动,后随“中央大学农村服务团”在南京宣传抗战。回忆起自己在《鄂北日报》任战地记者的日子,他说:“给报纸写战地通讯,常常到前线去采访,驻守在那里的广西和四川的部队都打得很英勇。”

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马识途走过了南京、武汉、襄樊、宜昌、乐山、重庆、成都、昆明等前后方大城市,“日本飞机的阴影总是笼罩在我的头上”,死里逃生,往事至今历历在目。

如今,年逾百岁的马老仍关注中日关系发展,作为一个老作家,他提醒说:“抗日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场伟大、复杂又艰难的战争,抗战作品要反映那场战争的复杂性,警示后人。”

新闻推荐

编印通俗读本普及法律知识

本报讯(记者陈君刘若辰)8月10日一大早,乐山市市中区牟子镇武皇村村民刘学武就来到农家书屋法治图书角,接着看起头一天没看完的《以案说法》。“这书巴适,讲的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还有点评,明明白...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百岁作家马识途为本报报道题诗)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