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雷黎丽
长期以来,嘉州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携手并肩,不断赋予双拥工作新的时代内涵,谱写了一曲曲“民拥军、军爱民,军民团结鱼水情”的动人赞歌。
2003年、2007年、2011年,市本级连续三届成功创建为全国双拥模范城;2015年,市本级再次荣获省双拥模范城称号,市辖11个县(市、区)中,有7个县(区)被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县(区)、3个县(区)被评为省级双拥先进县(区)。
以荣誉为动力,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为目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乐山军分区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坚持在巩固中深化、在深化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有效提升了全市双拥工作整体水平。
强保障双拥观念深入人心
近年来,乐山市严格对照全国双拥模范城考评标准,进一步完善双拥制度,形成了党政军“三位一体”、军民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良好局面。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紧转第2版)(紧接第1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每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工作领导,积极完善军地联席会、党委议军、目标管理、定期走访等制度。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200万元,保障双拥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同时,着力完善组织保障,目前,全市已建有双拥工作领导小组12个,双拥办公室(工作站)270个,基层拥军优属服务组织2953个。
近年来,乐山市紧密结合形势需要和时代特点,累计组织双拥宣传教育活动3200余场次,设置双拥宣传标语、标志1900余幅(块),播出相关新闻稿件500多篇。先后投入2200多万元,累计建成8个省级、49个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有10余万名社会各界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民拥军用心用情服务部队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倾力支持军队现代化建设,真情为驻乐部队办实事,切实为官兵解难题,拥军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推进双拥制度化、常态化,定期不定期开展“爱心献功臣”、走访慰问、军地联谊等活动,看望慰问驻地部队和重点优抚对象。近年来累计组织开展慰问活动1500余次。
——全面落实各项军人优待政策,制定出台军人和优抚对象子女入托入学的优先优惠办法,积极扶持随军随调家属就业。近年来优先解决随军子女入学、家属就业人数980余人。
——协助部队改善工作生活条件,积极支持部队完成战备执勤、训练演习、科研试验等多样化军事任务,积极促进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确保粮、油、水、电、气等物资优质供应。
——深入开展科技文化拥军,组织开展“援建军营图书室,共建学习型军营”活动,安排专项资金190余万元,向部队赠送电脑500台,书籍1万余册,支持新(扩)建军营图书室5个。
军爱民为驻地发展保驾护航
一直以来,驻乐部队广大官兵始终牢记使命、勇担重任,为第二故乡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来,驻乐部队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组织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建参治,主动支援地方重点工程、新农村、彝家新寨等项目建设,有力支持了全市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工作。同时,驻乐部队还积极投身乐山市脱贫攻坚大业,参与***14个村,结对助学108人,援建医疗机构3个,献爱心捐款120余万元。积极建立军地应急联动机制,部队、地方密切配合,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累计参与完成各级抗洪抢险任务28次、森林灭火任务19次。
近年来,驻乐部队先后出动官兵3万余人次开展城乡环境整治,为民办好事、办实事3万余件次,为贫困群众减免各种医疗费用100余万元。
促发展军民融合结硕果
近年来,乐山市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充分发挥军地优势,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新路径,以改革创新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促进军地双赢,共建硕果累累。
积极将军民融合发展改革融入乐山市“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其他相关专项规划,出台全市军民融合发展专项改革实施方案。依托在乐军工企业、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规划建设3个军民融合发展专业园区,重点发展军民两用航空产业、光电信息产业、民用核技术等5个军民融合优势产业,加大对高科技军民用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军民两用技术转移中心和孵化中心。
全市40余个市级部门、160余个企事业单位与驻乐部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共建活动。融合发展、共建共赢的形式不断发展和延伸,军民团结一家亲的理念深深扎根于广大军民心中。
新闻推荐
生病了拨打“120”,遇到火警找“119”,消费投诉打“12315”……这些热线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求助时首先想到的电话,那么,你可知道,在食品药品方面有投诉举报,我们可以拨打“12331”投诉举报...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