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周黎丽
5月31日下午,作为四川旅博会 “远成杯”第20届乐山五通桥龙舟文化节暨乐山市乡村旅游文化活动(夏季)亮点之一的“2016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乐山·五通桥)”在五通桥城区丽源宾馆举行。来自国际、国内的旅游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发展全域旅游、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做法,共谋乐山乡村旅游发展新篇章。
论坛现场,与会专家围绕“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国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景观之于美丽乡村特质提升”、“多元业态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与五通桥实践”、“乡村旅游发展起起伏伏怎么办”等主题,分别作主题演讲。
此外,专家们还围绕全域旅游规划、乡村旅游发展与休闲旅游的关系等话题,在现场展开互动讨论,共同探讨精准发展全域旅游,升级传统乡村旅游,为乐山、五通桥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专家发言摘录】
Harrison Mark(夏礼信)[ATKINS(阿特金斯)集团城市规划设计技术委员会主席]:乡村主义是回归乡村舒缓生活的需求,是回归与自然亲密相处的乡村生活理想,是远离城市的喧嚣,到灵山秀水之间去享受自然,享受最细微的舒适。乡村主义提倡“5S”(溪流Stream、森林Silva、阳光Sun、风景Scenery、运动Sport)+“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注重回归乡村舒适生活的需求。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民族文化元素,赋予项目以持久生命力。
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保护性开发,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融入大自然;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发展风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等。乡村旅游持久发展需要留住生态、留住乡村、留住农田、留住农民、留住游客。鼓励城市居民体验农业,带动休闲农业发展;改变农民收入结构,扩大三产渠道;增加乡村的商业配套设施和游玩线路。
开发与保护并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道路,生态好了,生活和生产相结合,未来居住在乡村里的不一定只是农业人口,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参与其中。
Lee Parks(李程)[AECOM(艾奕康)集团高级规划设计师、助理董事]:旅游可能是双刃剑,它能带来基础设施的提升、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社区的成长、本地产品和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同时也可能带来交通拥堵、噪音、无序开发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清醒认识旅游的两面性,科学发展。
旅游可以分为大众旅游和可持续旅游。大众旅游强调人工化、均质化、同质化,关注“量”;可持续旅游强调真实、定制、独特、在地感,关注“质”。而景观可以为可持续旅游发展带来优势,与景观设计紧密相关的发展趋势包括:真实体验、活力生活方式、生态旅游等。我们可以通过打造景观来提升旅途感受。比如通过步道、绿道系统串联景点,让游客在景点之间感受漫步之乐。景观可以为我们带来保护与提升场地特质,确保配套设施融入环境等效果。景观设计师在资源评估,可持续旅游设施的规划和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与资源的保护,场地感的提升,应始于景观。
张凯旋(上海商学院副教授,五通桥区委常委、副区长):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中有五个转变:一是组织形式上,农民自发建设向各级政府规划引导转变。二是经营规模上,零星分布、分散经营向集群分布、集约经营转变。三是空间布局上,景区周边和城市郊区向更多适宜区域转变。四是功能定位上,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转变。五是经营主体上,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合作组织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经营转变(多元投资)。不同发展阶段是递进关系,但是同时并存,相互包容,相互补充,我们要充分认识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律,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合理规划。
五通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美食,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五通桥将结合自身资源,以新型要素供给推动提档升级,探索“商、学、养、闲、情、奇”新六要素的供给,提升“引客、迎客、留客”能力。以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旅结合。以文化遗产开发推动文旅融合,以旅游节庆活动强化品牌效应,如龙舟节、根书艺术节等民俗节庆。
新闻推荐
■唐廷华子安者,我原本不识其谁,一次邂逅,却让我刮目相看,牢牢记住了他。他是一个外表俊朗有型而又内涵丰富,才华横溢,且有故事有名气的人。今年仲春,近100岁的老母亲病笃,我从乐山回到梁平...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