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乐山中心城区行道树换栽引来不少市民和网友的关注。有人为老树惋惜;有人觉得换一换行道树,乐山会更美;也有人想知道换掉的老树去向何方。市民、网友热议的背后,是对乐山深厚的感情,是对家乡浓浓的爱。
6日上午,根据网友的意见和建议,乐山新闻网海棠社区专程邀请到乐山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乐山市风景园林局、乐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的相关负责人,以及市政协委员、资深媒体人等嘉宾共同做客海棠社区会客厅,与网友们一起聊一聊行道树换栽事情。
部门解释:为何换栽行道树?
说到行道树换栽,大家最关注的还是换栽之后的乐山城究竟会变成什么样?
市住建局副局长刘斌告诉网友,这次中心城区行道树换栽是“绿秀嘉州”秋冬行动的一部分,也是在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绿化全川”的战略部署。目前,正结合乐山气候土壤特点和树木生长特性进行鼓楼街、通江街、白燕路、春华路、居竹街、凤凰路中段、肖坝路等多条街道的行道树移栽和改造提升。
“绿秀嘉州”的整体思路是按照“品类多样、一街一景、岸绿城美、生态宜居”来进行,重点将在“季相性、色相性”的提升上下功夫,实现“城市在森林中,森林在城市中”,为市民们带来“观叶、观花、观色、闻香”的城市道路景观体验,营造出多彩、丰富、季节变化明显的城市景观,展现出整体美、统一美。
嘉宾建议:换栽前应提前做好解释
很多网友都已经注意到,在行道树换栽的热议声音中也有反对和质疑,特别是作为乐山资深的媒体人邓碧清写下了《园林局砍树,折腾还是美化?》对此次的行道树移植提出了异议。
邓碧清也来到网络对话现场。网友“1900”希望能听听他对此事的看法。邓碧清说,在记忆中,多年之前的换栽行道树大家用了三年时间才适应,相关职能部门是否可以提前给市民一个告知,多介绍下换栽的树种,并在过程中更多听取老百姓的意见,比如这次换栽的银杏树,叶黄时确实很美,但是冬季银杏树就成了光秃秃的枝条,是否会影响城市美观?
市政协委员陈珏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表示,行道树也是一种乡愁的载体,我们想要给的乡愁是不是大家想要的?她认为,市风景园林局是城市的美容师,是在为市民做好事,但是如何让工作做得更好,很多工作还是应做好事前沟通,多听群众的声音,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
现场答疑:原有行道树去向等问题一一回复
除了嘉宾们现场提出的疑问,不少网友也提出行道树换栽施工影响交通、原有的行道树去向何方、是否考虑栽种海棠树等种种问题。对此,到场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进行了解答。
“目前乐山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比例为9:1,与很多城市相比差距很大。”乐山市风景园林局局长姜涛告诉网友,过去绿化是指用绿色植物改变城市面貌的手段,园林树木的选择面和品种比较单一,均为绿色,即“绿化”。但是随着市民对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长,单调的绿色已经不能适应广大市民对多彩生活的需求,同时乐山还在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城市园林工作便面临变“绿化”为“彩化”的新要求。
在此次行道树换栽中,就是要逐步营造出多彩、丰富、四季变化明显的城市园林景观。其中,银杏树作为落叶树的一种,不仅具有滞尘力强,抗二氧化硫、氟化氢、氯、硫化氢的作用,而且能够体现园林植物的色彩、季节变化,是许多市民在秋冬季节拍照的亮点。
对于市民们关心的原有行道树的去向,目前“绿秀嘉州”行动只是换栽,不是在砍树,他们将原有的行道树统一移植到市园林局设在市中区罗汉镇的苗圃,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育成形,然后重新回归城市,用于新增城市绿地绿化。
同时,对于行道树换栽施工影响交通的问题,园林部门已经要求施工方在每天早上9点半之后和下午5点之前作业,避开早晚高峰。目前,换栽工作已经完成80%,请广大市民理解和支持。
在网络对话活动的最后,刘斌向网友们表示,对大家提出的有价值的意见将落实专人进行整改,在施工过程中做到科学、文明、安全。同时市住建局欢迎网友提出建议和意见,他们会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主动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将乐山的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做得更好。
记者 吴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罗曦)3日,记者从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近日,乐山市人社局等八部门联合转发《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完善多元处理机制的实...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