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垚霖
实习生 冯堃 文/图
提起跷脚牛肉,必定想到乐山,这是乐山家喻户晓的传统美食,已有百年历史。
跷脚牛肉汤不仅深受乐山本地人喜欢,到了内江依然很受青睐。在东兴区蟠龙路130号(东兴区美食街),就有一家乐山跷脚牛肉汤馆,厨师张均已从事餐饮行业数十年,他的师父就是乐山人。因此,张均烹制的牛肉汤传承了地道的乐山味道。
2月1日一大早,天还未亮,张均便开始在厨房忙着熬制他的“灵魂”汤头。从菜场买来新鲜的牛骨洗净放入清水中,白芷、草果等二十多味中草药精确配比一起加入,开始了它们3个小时的高温“旅行”,其间随时要滤渣保证汤汁清爽。
张均说,跷脚牛肉的汤头材料一定要新鲜,药材比例不能马虎,这样熬出来的汤喝起来才顺滑。配料里,在传统汤味的基础上,还增加了红枣、枸杞、薏仁、西红柿、芹菜等食材提升口感的层次。
相传,在上世纪30年代初,百姓民不聊生,贫病交加,当时乐山有位中医在苏稽镇河边悬锅煮药,救济过往行人。
后来,中医在河边煮药期间,时常看到一些大户人家把牛杂扔到河里,觉得很可惜。于是,他把牛杂捡回洗净后,放在有中草药的汤锅里煮,结果发现煮出来的汤味不仅甚是鲜香,还有防病治病的功效。后来,特意来饮者络绎不绝。其间,没有席位者,有的站着,有的蹲着,有的就直接坐在门口的台阶上跷着二郎腿端碗即食。久而久之,食客们便形象地称之为“跷脚牛肉”,且流传至今。
“老板,还有位置没?7个人。”
“有,这里,请坐。”
滚烫的汤头倒入锅中,芹菜、西红柿的清香扑鼻而来,惹人垂涎。
“他们家的牛肉汤很好喝,不油腻,我在有些地方喝的汤有股很浓的补药味,这个没有,就是纯牛肉的香味。”一名正在喝汤的年轻食客频频点赞,她每次过来都要喝好几碗牛肉汤。
张均说,虽然他们家的牛肉汤里加了中草药,但是精确的比例没有让中草药掩盖牛肉本身的香味。
“我们不仅仅在做牛肉汤,还在做滑肉汤和火锅鱼,都很受客人们喜欢。”张钧表示,现在牛肉汤的生意越来越好,以后还会陆续推出新菜品,让食客有更多的选择。
新闻推荐
02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