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大桥
近年来,乐山市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以建设“线上线下结合”的为老服务队伍、“虚实结合”的智能养老管理系统、“医养结合”的健康服务管理系统为核心,采用“有偿、低偿、无偿结合”的运营模式,创新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着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初步构建了设施配套、服务健全、方便快捷、受众面广,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式的养老服务新体系。
搭建信息平台 服务地域全覆盖
2014年12月,乐山市依托民政部“12349”公益热线,利用物联网技术、现代语言程控交换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应用数据库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等信息化手段,整合手机终端、智能手表、医疗器材设备等设备,搭建了“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平台投入运营以来,始终坚持“亲情化、智能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理念,建成了可容纳300万用户的动态养老健康档案数据库及覆盖全市11个县(市、区)的智能居家养老呼叫网络,实现了养老信息化服务的全覆盖。
目前,平台入网老人达46680人,服务接听来电84万多次,发送生日祝福、节日祝福及关怀短信75万多条,派单服务14万余人次,上门慰问、心理辅导5万余人次,实施紧急救援27次,找到走失老人8名,抢救老人生命19次,老人们深切感受到了养老服务信息化带来的生活便捷,中央、省、市主流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
创新服务载体 服务体系全覆盖
“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始终坚持以“替子女尽孝、让老人舒心、尽社会之责”为目标。在不断深化和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效的同时,采取租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经营权等方式,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在全市建设线下体验中心和微型养老院20个,为老人提供康复护理、日间照料、用餐、远程医疗服务、远程探亲、健身娱乐、兴趣体验等服务,给老人带来智能化、信息化养老的新概念。依托线下体验中心和微型养老院开设了下午4:30学堂,由老年志愿者在站点辅导孩子学习,既体现了老有所为的价值,又解决了孩子4:30放学后在家无人看管的家庭困难。
同时,平台还通过公开招投标取得了乐山市福利院康养服务中心的经营权,该中心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拥有床位800张,是目前四川省最大的公建民营养老项目,近期即将投入运营。通过不断地探索完善,“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基本构建了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养老为依托,实体养老服务机构为网点的智能化养老服务新体系。
拓展服务内容 服务群体全覆盖
“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始终坚持以老年群体的需求为导向,在成立之初就协调市商务部门整合各行各业商家2875家,为老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并根据老年群体收入和身体状况的差异,积极拓展高、中、低端适合不同老年群体的生活帮助、日间照料、信息咨询、紧急救援、精神慰藉、医疗保障、健康管理等为老服务项目,为老年群体提供棋牌娱乐、康复护理、远程医疗等个性化养老服务。
为更好服务居家老年群体,平台专门还组建了外服团队和志愿服务队伍,为老人提供助洁、助急、助餐、助医、助浴等上门服务,使居家老人基本可以实现养老不离家。中心为入网平台老人建立了养老健康档案,利用线下体验中心的医疗监测设备,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不定期监测。协调医疗机构定期为入网平台老人进行义诊,将老人的最新健康信息录入平台数据库,建成动态管理的健康档案。
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医养结合”新模式,为居家老人提供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施相结合的医养服务,通过传感器将老人的心跳、血压、呼吸等数据实时上传,一旦老人身体出现异常第一时间可获得平台的救助。随着老年群体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大,平台正申请筹建专业的医养结合综合性医院,建成后将为老年群体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细化、标准化的医养结合服务。并通过医院与平台的互补、与线下体验中心的互动为老年群体提供双向转诊、巡诊、临终关怀等一站式特色服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陈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3日,一场爱心捐赠仪式在乐山市金口河区延风中学举行,爱心企业乐山瑞鸽皮革工业有限公司,向该校捐赠价值近55万元的543件男装、614件女装,并向金口河区委农工办...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