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钛、稀土开发与产业粗放发展的矛盾如何突破?
国家《“十二五”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及产业基地规划》明确提出,重点打造四川省攀西地区。攀西战略资源开发迎来又一利好消息。一边是各种机遇和富集的资源储量,一边是投资过热、回收利用水平不高和品种结构不合理,钒钛、稀土资源开发与产业粗放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突破瓶颈?8月7日,省政协重点提案督办会上,省政协委员、提案单位代表和省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把脉寻方。
□本报记者 王小玲
瞄准高端
把产业链做得更长
钛资源储量世界第一,钒资源储量世界第三,稀土资源储量全国第二——攀西地区是我国战略资源的富集区,资源开发先天优势明显。“目前没有把攀西战略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特别是钒钛资源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省政协委员李川指出,产业发展主要瓶颈在于技术,“资源深加工、高端材料及制品和特色铸造产业应是未来的方向”。
“技术突破迫在眉睫。”致公党四川省委在年初提交的提案中指出,攀西战略资源开发要改变过去 “以钢为纲”的粗放开发方式,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提高附加值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案单位代表张家伟建议,下一步应更关注产品市场应用问题,通过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把产业链做得更长一些。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四川省将加大科技投入,整合各方资源,重点攻克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氯化法钛白、钒电池等关键技术,引进国外专家,搭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
搭建平台
试验区力争年内获批
“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机遇,争取早日建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督办会上,省政协委员呼吁加快推进攀西资源开发利用,把攀西地区打造为四川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5月,四川省已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了《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规划》,现在正在进行修改完善,“力争年内获得国家批准,并给予政策支持”。
目前,四川省正全面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布局调整,加快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和凉山钒钛稀土产业基地等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努力形成“一区两园”发展格局。“通过完善规划和布局,将这两个产业园打造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而向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标迈进。”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完善配套
推进资源税征收改革
省政协和相关部门在调研中发现,目前钒钛、稀土资源存在开发过热倾向,产品质量和资源利用率得不到保障,对环境的污染也比较大。
“加强战略资源保护,必须规范矿业秩序,推进资源有序开发。”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四川省已制定红格矿区专项规划和“十二五”矿业权设置方案,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攀西矿产资源整装勘探,促进钒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致公党四川省委建议,应进一步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积极争取在攀西地区试点资源税征收改革,改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并根据相关产业政策实施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协调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记者了解到,四川省着重在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建立矿山用地改革试点、直购电政策等方面提出政策保障措施,并加强向国家争取支持,部分建议已在国家一些重要专项规划中得到采纳。
“为解决运力不足等矛盾,下一步还将加快攀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四川省将加快攀西对外通道建设,推进成都—昆明铁路扩能改造、丽江至攀枝花高速公路建设,积极争取建设丽江至攀枝花至昭通铁路、西昌至昭通至六盘水公路、宜宾至攀枝花沿江高速公路,加快中石油中缅天然气管道攀枝花支线工程建设,并争取延伸至西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清波)8月20日,记者从凉山州水务局获悉,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全州共投入1524万元专项资金、2万多人次,投入4289台次各种机具,对江、河、湖、库、渠的21万余吨垃圾进行了清理,对766吨水面漂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