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居民热心地请王书华吃砂锅粉。
《熊猫血产妇临近预产期急需备血》追踪
产妇已经顺利产下宝宝
1月4日,本报报道了西昌熊猫血产妇即将进行剖腹产,急需大家捐献救命血的事件。就在当天凌晨,产妇顺利产下宝宝。凉山血站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在报道出来后,接到不少好心人来电咨询献血事宜。
这名产妇血型是RH阴性A型,是熊猫血家族的一份子。临近生产,为了防止大出血和手术的顺利进行,需要在术前备血。因为血液稀有,家属和医院不得不多方求助。据凉山州中心血站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血站不具备相应的冷冻血源,使用冷冻血源需要提前4小时解冻,一旦解冻却未使用的话,血源将不能再次储备起来,这就意味着:极其珍贵的熊猫血会造成浪费。所以一旦需要的话,只能临时寻找。而这,也是产妇发出求助的原因。
元旦当天,凉山州中心血站在得知消息后,已经第一时间通知工作人员和朋友,有多名得知情况的爱心人士赶到血站,表示愿意献血。
“有部分志愿者的血型并不匹配,而且血液从献血者身体里抽出后,还要经过化验和进一步处理才能使用。”血站工作人员介绍说。
7日,记者在凉山州血站中心了解到,目前,产妇已经平安生产,用了一袋备用血。让工作人员感动的是,4日,在经过本报报道后,接到不少好心人来电,大家都愿意为产妇献血。“在此,我也感谢这些好心人,虽然没有用到,但是他们的好心已经感动了我们。”
本报记者 李晓超
■《“傻”妈妈和生病的儿子怎么办》追踪报道
有了这份充满温暖的“年货”
“傻”妈妈不用担心年关难过了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晓超
1月5日,本报《“傻”妈妈和生病的儿子怎么办》的报道一经发出,王书华老人的邻居们都知道了为什么一到过年,她家就大门紧闭,大家也知道了为什么她有两个儿子,却靠捡垃圾生活。一时间,很多社会好心人关注着这位老人的生活。
1月6日,社区人员、好心人为王书华送来了新年礼物。今年,她的年货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
在过去,过年对于王书华来说,真的是年关。为了给生病的儿子买药,她省吃俭用,可家里还是捉襟见肘。好几年,她家每到过年便关上大门煮稀饭吃,一个菜也没有。
每当别人家热热闹闹地放着鞭炮,团团圆圆吃着团圆饭时,她和儿子,守在清冷的屋里,守着一口清汤寡水的稀饭。无油无盐,这个年,过得无滋无味。
报道出来后,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关心这位老人。
5日,王书华老人捡垃圾从太和汪砂锅米粉店经过,老板一眼就认出了老人,热情地邀请老人进来吃一碗砂锅米粉。
起初,王书华怕自己给不起钱不敢吃,老板一再解释是不要钱的,她才高高兴兴地吃起来。热气腾腾地砂锅米粉,王书华已经记不得,自己是在多少年前吃过一碗。吃完米粉,砂锅店老板拿出元钱,塞到王书华的手里,让她和儿子买点好吃的。
王书华感动万分,她不知道,还有更多的人在关心着她。在大家的帮助下,今年,王书华再也不用担心年关难过了。
太康社区为老人送来了棉被、油、大米和斤猪肉。据社区负责人介绍,目前,社区也正在积极地为老人的低保、医保做工作,希望能尽早为老人解决一点实际困难。
而众多社会好心人在西昌助人为乐公益团队的组织下,为老人捐献了善款,共计多元。
6日,好心人和社区人员来到王书华家,为老人送上了这份充满爱心的“年货”。
王书华老人和儿子不断地说着“谢谢”,这是王书华最开心的一天,她最担心的两件事,儿子的药费、过年的肉,都有了。
她说:“这是最齐全的一个年,撒子都有了,谢谢好心人。”
新闻推荐
凉山州5家城市公立医院 12月20日起已取消药品加成 同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本报资料今年,凉山州被列为全国第四批城市公里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在众多改革任务中,取消药品加成被确定为首要内容,月日零时起,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州妇幼保健计划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