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委员们注意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的声音尤为响亮,这也成了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更要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该办能办的实事要竭力办好,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加强民生保障”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和特点。“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全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超过1000亿元。提高低保、优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标准,为17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或护理补贴……”刘建军、高晓笛、阿什老轨等委员为政府宁肯自己过“紧日子”,也要节用裕民的做法“点赞”。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当前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领域的改革深入推进,让老百姓得到了更多实惠。在助推民生改善、增强群众“获得感”的道路上,住川全国政协委员们不只“点赞”“鼓掌”,还紧紧围绕民生改善等问题深入调研,并积极呼吁、踊跃建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凉山州省外务工农民约64.9万人,占全州务工农民118万人的55%。”来自凉山州的阿什老轨委员参会之前做了深入调研。他认为,民族地区劳务产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脱贫奔康最有效、最快捷的产业之一。他建议,大力实施“劳务帮扶”工程,创新劳务精准输出举措、跨区域精准合作、精准培训机制、精准维权机制,促进民族地区农民充分就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李铀委员则从提高慢性病防控管理水平方面积极建言。他希望,将慢性病防控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健全慢性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政策措施,健全慢性病防治工作体系,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就如何推进文化惠民,文艺界别的尼玛泽仁委员希望,政府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真正实现文化惠民、文化富民。
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高晓笛委员表示,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她建议,进一步节能减排,对污染环境的行为从重处罚。王福耀委员在发言中呼吁,西部地区要打好“绿地保卫战”。
会议议程进行还不到一半,委员们积极反映界别声音,为群众利益代言的使命担当让人感动。
民生保障关乎民心,系乎国运。希望各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如期实现,民生“蛋糕”越做越大,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本报记者 张毅
新闻推荐
■吴惠英 远了,远了,时光之水冲刷我关于小凉山的记忆,如亘古屹立的巍巍河岸依然挺立,大渡河却义无反顾奔向了滚滚长江。成昆线呼啸的列车仍在苍茫辽远的小凉山心脏川
■吴惠英远了,远了,时光之水冲刷我关于小凉山的记忆,如亘古屹立的巍巍河岸依然挺立,大渡河却义无反顾奔向了滚滚长江。成昆线呼啸的列车仍在苍茫辽远的小凉山心脏川流不息;怒号的猎猎山风依然...
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