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阳春三月,西昌等彝族地区的高温天越来越多。据凉山州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统计数据显示,西昌空气质量AQI指标中的“首要污染物”一栏,逐渐出现了“臭氧”的身影。3月27日,笔者从凉山州环境监测中心站了解到,以近两年来的监测数据来看,本月开始,随着气温的回升,“臭氧8小时”已成为西昌等地的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那什么是“臭氧8小时”呢?
“臭氧8小时”,也称“臭氧8小时滑动平均”,即以一天中最大的连续8小时臭氧浓度均值作为评价一天臭氧污染水平的标准。通常发生在午后光照强温度高的时段。我们都知道,臭氧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活性气体,常温、常压下无色,有特臭的气味,具有强氧化作用。对流层臭氧大部分是自然界(植物排放)和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在离地表20~30公里的高空,臭氧是“好东西”,是阻止太阳紫外线辐射、防止危害地球生物的天然屏障,但在地面,臭氧就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坏东西”。于是它就成了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评价的六项指标之一。
对于臭氧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形杀手”,其实也无需过分担心。据了解,目前西昌等地臭氧浓度有所上升,但仍是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为良,并未超标,对市民身体基本无影响。(张鹏)
新闻推荐
本报讯5日,由共青团凉山州委、凉山金融团工委共同主办的以“践行雷锋精神树立青春榜样”为主题的“3·5雷锋日志愿服务活动”在泸山景区拉开序幕。上午9点,参加此次活动的志愿者全部集结完...
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