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9月12日,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产科病房内,一名孕妇出现产前子痫并发胎盘早剥,情况危险。产科值班医生迅速反应,通知科内抢救小组人员到场,立即启动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绿色通道。
这是当天,该院产科开展急救应急演练的场景。为进一步提高产科医护人员与入院处、彩超室、检验科、手术科室、儿科、ICU、输血科等科室之间的协作能力和急救水平,熟练掌握产科急危重症规范救治流程,确保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畅通。9月12日,在没有提前通知院内相关科室的情况下,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在产科病房开展产前子痫并发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及早产儿窒息的急救应急演练。
演练中,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绿色通道启动后,相关医务人员予患者吸氧、开放静脉通道对症给药、抽血检验、心电监护、胎心监测。一线、二线医生快速询问病史、查体,行床旁心电图,电话通知彩超室行急诊床旁彩超,确诊后决定行急诊剖宫产术。
在与医患沟通,并同意手术签字后,急行合血备用,备皮、安置胃管,将推送孕妇入手术室,家属为术前麻醉签字。与此同时,相关人员术前电话请新生儿科、ICU急会诊,胎儿剖宫产娩出评分重度窒息,麻醉医师联合新生儿医师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产妇术中宫缩乏力、出血持续增多,实时监测生命体征情况、急诊输血纠正休克、预防DIC。同时,科主任通知医务科及主管院领导,启动三级预警,并通知院内抢救小组,各科联合抢救,分析病情实施有效抢救方案。
整个演练按抢救流程进行,紧张有序,忙而不乱,充分展现医院处置高危病例的实战能力。
演练结束后,产科医护人员开会总结。相关负责人对医护人员应急、诊断、处理能力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对模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各级医护人员热烈讨论,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会议强调,产科医护人员应牢固掌握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多加演练,并按照真实情境操作,不断提高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能力。文/图本报记者李瑞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推进州、县两级国土资源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州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依托一体化2.0平台,近日,州...
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