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病床上的马建华老师。
马建华老师为学生授课。
10日的教师节刚过,大多数老师还沉浸在节日里家人和学生们送来祝福的甜美之中,然而,有一位“特殊”的老师却在病床上度过了属于自己的节日。2013年11月19日,本报《即使眼瞎,夫妻学校也要办到底》一文中的主人公,西昌市马鞍山乡茶叶村小学的马建华老师近期生病住院,躺在病床上的他,还在思念自己的学生。
离开学校5天了,不知道孩子们在家是否有预习课文?去年班里的9名学生不愿到中心校就读,今年继续留在村小上2年级,这些学生每天都要走几小时山路,长此以往,身体吃不消不说,路上的安全没一点保证,马建华希望能有几张床铺、几套寝具,让村小的孩子寄宿在学校。他说,这是他最大的节日愿望。
病床上度过教师节
现年44岁的马建华患视网膜色素变性多年了,如今他左眼视力只有0.08,右眼视力0.02,几近失明,但他依然坚持站在3尺讲台教书育人。
今年秋季开学,茶叶村小学虽然只有9名学生,但马建华还是如期开学,与妻子杨紫琼一同撑起他们已经坚守了14年的“夫妻小学”。
没想到的是新学期刚开学一周,6日晚,马建华因胆囊炎发作,疼痛难忍不得不进城住院治疗,他的9名学生只能暂时回家等候上学通知。
“我不做手术,只想早点出院,孩子们都还等着我回去上课呢!”当天上午,新报记者前往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探望马建华老师时,他正和主治医生争论着出院问题。
“给学生上课固然重要,但身体有病了肯定要及时治疗啊。”面对这样一位“犟拐拐”,医生刘懿有些想不通。但为了尊重患者的决定,最终还是同意让其继续输3天液观察无事后再给办理出院手续。
刘懿告诉记者,现年44岁的马建华患胆结石、胆囊炎多年了,曾到该院做过多次治疗,但每次医生建议他进行手术治疗,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据了解,马建华现在的胆结石病症已经很严重了,一般人的胆结石都是数粒可数,而他的胆结石已经遍布整个胆囊,医生担心如果再不及时手术,今后有结石落入胆管,有可能就要动大手术才能取出。如果现在能通过微创手术将结石取出来,对患者来说无疑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8千元治疗费没着落
“手术的事情寒假再说吧,目前我还没有做好准备。”马建华再次拒绝医生建议,而一旁的杨紫琼早已是泪眼婆娑。因为她心里明白,不是丈夫没有做好手术的心理准备,而是整个治疗下来需要8千左右的治疗费用,家里根本拿不出这一大笔钱。
现在,马建华每月2600元的工资,妻子在学校帮忙没有工资,他一人要养活一家6口。其中大儿子读高一了,小女儿还在读小学二年级,家中还有老人,生活压力很大。
平时夫妻俩在学校自己开荒种地,生活自给自足,吃的都是土豆、莲白、酸菜,几乎所有的钱都花在了孩子身上,生活早已捉襟见肘更别说有结余了。
医院护士告诉记者,其实马建华还是很想做手术的,之前他曾向医生咨询过相关费用,得知参加了医疗保险,治疗费用得个人先行垫付,以及像门槛费、部分不属报销范围的药品需要自行承担时,马建华很快就打消了做手术的念头。
希望孩子们寄宿读书
“医药费的事情我不担心,有钱就做手术,没钱就吃药输液稳着。”马建华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学校能改成寄宿制。
茶叶村海拔2300多米,今年学校没有再招新生,而原有的9名学生每天上下学,都要步行好几里的山路。其中家距学校最远的学生鲁富家离学校有10余里路,鲁富走得快要3个多小时才能走到学校,每天早上他都是7点就出门,爸爸送他到半路,然后杨紫琼去接。下午放学,杨紫琼送他到半路,鲁富的爸爸赶来接。
经过一年多来的接接送送,杨紫琼与鲁富早已情同母子。她曾和丈夫商量读书期间让鲁富在自己家住,但马建华考虑到的是让所有孩子上学期间都在校居住。
马建华说,目前茶叶村小学还有几间以前的教师宿舍和空闲教室是闲置起的。要实现学校住宿制,只需要5张双层铁架或木架床,以及一些简单寝具就可以了。
学校如果有了床,孩子们就可以住在学校,生活起居由他和妻子照顾,这样,孩子们不必每天走几个小时的山路,能够睡得多一些,而且也安全很多。
得知马建华的顾虑,西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希望马建华安安心心治病,称如果缺老师可以从其它学校调派人手过去,但学校改寄宿制还需各方面的条件都达标才行。
文/图 本报记者 杨玲玲
新闻推荐
家住西昌市老西门街的凌勋老人今年已经94岁高龄了,老人现在眼不花、耳不聋,精神特别好,每当街坊邻居问凌爷爷有什么长寿秘诀时,凌爷爷总是摸着耳朵对大家说:“我长寿的最大秘诀就是按摩耳朵,每天早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