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村民安置房。
文/图 本报记者李春
“想都没有想到,如今还能住进大楼房,过起城里人的生活!”10月28日,西昌市高枧乡中所村村民杨前明边浇着窗台上的花草,边感慨地说。要知道就在去年,他住的还是临时搭建的窝棚。
村民过上城市生活
中所安置小区作为西昌市安置被拆迁户的重要民生工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先后共修建了住房1284套,用于解决中所村土地收储中,556户被拆迁村民的安置问题。该安置小区于去年相继建成后,杨前明等拆迁村民先后进行回迁安置,彻底改善了中所村的整体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高枧乡陈所四组,一条条饮水管道直接接入村民家中。“我们现在吃水又有保障又安全,感谢好领导的关心呀!”村民刘慧喜悦地说道。
不光陈所村筹集资金完成了陈所四组的饮水管道改造,让全乡村民喜笑颜开的事还有很多:今年高枧乡多渠道筹集资金80多万元,已硬化建设村组及入户道路3.2公里;投入资金50余万元硬化灌溉沟渠、修复水毁工程2600多米,积极争取高仓河治理项目,预计今年底动工;社会保障工作也落到了实处,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乡新农合参合率达98.9%,新农保参保率达99.9%;关爱困难群体,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开展一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一户贫困户活动,对全乡五保老人、孤儿及受灾群众、贫困学生、困难群众实施民政救助。
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高枧乡,是一个紧张建设的大工地:建设城东生态田园观光区的工作正如火如荼展开,一环路历史风貌核心区、盛世建昌、威尼斯半岛、鑫海国际、格兰云天等项目以及安置小区、经济适用房等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航天大道东延线、州中医院、彩云府商住项目等建设也顺利开工;此外,湿地三期项目涉及拆迁的联合、团结安置小区正在抓紧施工,东延线及城东项目的综合安置小区已开展地堪。
城乡一体化建设新思路
“我们要将高枧打造为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的样板区,城东生态田园观光区。”西昌市高枧乡乡长袁勇信心满满地表示。
目前,高枧乡倾力打造出了西昌首批“乡村八景”之一的“荷色生香”景区,在带动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为打造城东生态田园观光区起到了带动作用。在城东新区打造工作中,该乡还全面结合一环路等城市建设,搞好征地拆迁安置和城中村改造,搞好中所新农村等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步伐。
城乡一体化如何实现?高枧乡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又有了新思路。一是抓好无公害、无污染果蔬产品生产,树立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大棚蔬菜、水果等的种植面积,落实好1000亩高档花卉园区建设任务;二是在继续将“高枧荷花文化节”办出亮点办出特色,并借助荷花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提升景区旅游吸引力;三是搞好城东新区建设服务,引导和教育群众树立城市意识、市民意识,为“再造一座新西昌”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新闻推荐
离“2014中国·西昌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赛”的日子越来越近,凉山州上下正积极投入各项准备工作中。当然,忙碌的不只是参赛选手,还有不少为比赛助阵的西昌市民,虽然他们没有参加比赛,但为了给国内外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