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防震知识文艺演出。
本报讯 “地震来了我们应该有序的撤离,不应该慌张、拥挤……”11月11日,西昌市安哈镇螺吉山校园内一片欢声笑语,500多名学生,还有老师和乡镇村组代表正在观看同学们和演出队表演的防震知识文艺节目,精彩的演出引得观众席中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凉山州自1996年以来,已连续20年被国务院划定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危险区,震情背景复杂、震情形势严峻。为广泛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社会公众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凉山州人民政府将2015年确定为“宣传科普年”,旨在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能力和水平。
州、市防震减灾局联合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携手国际儿童救助会,今年在西昌市3个村(安哈镇的长板桥村、铅矿村,中坝乡的大树村)和3所学校(螺吉山学校、大箐乡中心校以及中坝乡中心校)设立了“儿童为中心的减灾项目”点。不到1年时间,项目组分别在项目点和项目村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成立了成人减灾管理委员会和儿童减灾管理委员会,深入开展宣传,旨在通过活动的开展,真正达到小手牵大手的宣传目的,增强学校、乡村的防震减灾意识。
此次防震减灾知识文艺演出由凉山州、西昌市防震减灾局,西昌市民政局、市教科局、国际救助儿童会联合组织举办,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乡村、进学校,传递防震减灾的相关知识。
演出现场,只见凉山州防震减灾文艺小分队通过歌舞、快板、民族器乐等形式传递着防震减灾知识;螺吉山学校儿童减灾委员会的同学们,更是在学校成人减灾委员会老师的帮助下,编排了名为《化险为夷》的小品和防震减灾拍手顺口溜。
此次防震减灾宣传活动范围广、波及面大、受众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报记者 周建英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①②③④⑥⑤⑦①1940年夏,一批留日归来的礼州青年联合礼州各界人士,自筹资金,成立了礼州初级中学,此照片为1949年部分教师合影留念。②马玉仙、侯宗灵夫妻和他们养育的女弃婴幸福的合影。③抗战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