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五老”志愿者关心幼儿健康成长。
本报讯日前,记者从西昌市创“六好”基层关工委推进会上获悉,为了给孩子们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西昌市关工委及全市上千名“五老”志愿者深入推进“六好”基层关工委创建活动,力争今年基本实现全市“六好”基层关工委达到60%的目标。
据调查,因父母外出打工,或是家庭其他原因,西昌市处于亲情缺失、生活失助、学习失管、安全失护、心理失衡状态的“五失”青少年人数近2100人。西昌市关工委加强对这部分孩子的关爱,并要求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对这些留守儿童抓好感情的投入、资金的筹集、说服的感化、安全的教育、心理的健康工作,解决他们“五失”问题。
“经久乡、佑君镇、西乡乡、新村街道办事处、东城街道办事处,把关工委工作和党建工作、区域党工委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目前西昌有1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对村、社区深入推进创‘六好\’关工委工作,其中佑君老街村、西乡凤凰村、长安建新社区、新村海河社区等关工小组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走在了全市前列。”西昌市关工委执行主任张戎英欣慰地说道。
西昌为了推进创“六好”基层关工委工作,全市各级关工委执行主任和常务副主任均由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老同志担任,做到班子健全、结构合理;健全各种制度,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做到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动员更多的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五老”志愿者队伍逐步壮大,共有一千余名老同志发挥着重要作用,主动参与对城市和农村“五失”青少年的关爱、帮扶工作。
目前,“五老”志愿者们建立了“一对一”帮扶孩子的机制,着力解决“五失”青少年的吃、穿、住、学、医所面临的困难,切实加强“五失”青少年的思想扶贫、精神扶贫、知识扶贫;全市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与禁毒防艾工作结合起来,对青少年开展经常化的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对失足青少年在“一对一”结对帮扶中重点做好禁毒防艾管控;通过开办好家长学校,教育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做到党政、学校、社会、家庭关心下一代工作无缝对接。
本报记者李春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自称“音乐疯子”的德昌女孩王瑶。属于王瑶的荣誉。“我就是一个音乐的疯子。不管前面的道路如何,不管是充满艰辛坎坷,还是阳光坦途,我都要一直快乐地歌唱下去。”——王瑶文/图本报记者李春“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