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食才叫新年。
西昌米粉“够味儿”。
“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名句,形容十八世纪初的欧洲小资生活,而在凉山,美食爱好者的心声必定是:我不是在吃东西,就是在找东西吃的路上。
那么,问题来了,新年伊始,一个吃货在凉山,一天吃几顿?答案是,一天可吃N顿,N大于三。
烧烤&小龙虾
无辣不欢 教你热爱生活
新年出门寻美食,首先得看空气质量,凉山的天气预报上,有一个亮眼的“绿色”标记,看到了吗?那就是空气质量“优”。
白天,空气清新,天气暖和,美得你不要不要的,在夜幕阑珊之时,街灯次第点亮,夜市开张,从街头至巷尾,琳琅满目的美食,无论是蒸、煮、卤、炖,都离不开辣子,让人生出尝遍所有美味的野心。
月色冰蓝,远远的,一蓬蓬火与烟,在夜色中明明灭灭,热腾腾的肉香、土豆香扑面,孜然的味道如人的性格一般浓烈强悍。
夜深了,寒风四起,看着摊主“哗哗哗”地撒上调料、挥着扇子,烤箱里冒起青烟,她倒油、翻烤,姿势熟极而流,而你与同伴把酒言欢,抱着满怀的月色,坐等一盘盘美味出炉。
茄子对半剖开,洒上泡椒、小米辣、蒜、醋、小葱,青青红红的,在火上历经一番煎熬,烤到皮焦肉烂,铲起、装盘,入口香酥,清香味儿被保留了下来。
再点上一铝盆红通通的小龙虾,右手执头,左手掣尾,生生一撕,上演一段辣手摧花,享用腴白的虾肉。
美食还需配美酒,色彩鲜亮、冒着气泡的果啤一端上桌来,就和烤肉融合成一道美丽的风景,淡淡的果味和清香在唇齿间漫溢,脐橙、芒果、葡萄、水蜜桃、哈密瓜口味的,应有尽有。
沐浴阳光
感受一碗米粉的关怀
元旦已过,春节就不远了,趁饺子、汤圆、年糕这三大“新年必吃美食”还没有填满你的胃,先来一碗“够味儿”的西昌米粉吧。
在西昌大街小巷的食肆中,最多的就是米粉店,老味道为“老西昌人”留住了舌尖上的经典,成为城市美食文化的醇厚积淀。
“无比怀念西昌的清风、阳光和牛羊肉米粉,无比怀念和老乡们一起晒太阳、摆龙门阵的亲切感。”土生土长的西昌妹子、成都航空公司空姐郭曼蕾感叹道,生活在西昌的人,悠闲、安逸,最懂生活,美食中暗含着西昌人的生活哲学。
在西昌老城南街,一碗牛羊肉粉端上桌,食客忍着街边的喧闹、幽暗的光线、拼桌的痛苦,低头沉浸在鲜美的味道里,和着浓郁的汤汁和独特的佐料,一碗米粉吃完,肚子饱了,心里也是满满的。
吃完、抹嘴、付钱、走人,隔不了几天,又轻车熟路地“摸”过来,享用仿佛一辈子也吃不腻的美味。
逛老街
边走边吃
美食当头,除了诱惑,什么都可以抗拒,而西昌的慢生活为恋慕美食的“吃货”们创造了条件。
在西昌老城南街的油茶店门前,三五成群的食客等候座位的场面,在大城市是罕见的,要想吃到,得绕过弯弯拐拐的小路,不起眼的铺子里,热气蒸腾的一碗“金镶玉”端上桌来,带着儿时的熟悉和亲切。
街口几家熟食店平分秋色,凉拌鸡的肉质鲜香嫩滑,浇上秘制的麻辣作料,成为餐桌上的“实力派选手”,每年的元旦节、除夕、大年初一早晨,铺子门前人潮涌动。
香味四溢的抓酥包子、粉白结实的面饼同样很抢手,这两样的做法颇为讲究,面皮厚薄需适度,厚了僵、薄了硬,厚薄适中,才有酥脆的口感,油温要合适,上面要软硬适中,不僵硬、不粘牙,底部要焦香酥脆。上班早高峰,单位同事常在老街老字号门口不期而遇,都知道是为了“这一口”,相视会心一笑。
爱上西餐
如爱上一个人
爱上西餐的感觉就像爱上一个人,过程很简单,一见钟情,先是迷恋于它的外貌,后来,对它忽远忽近,又带着点莫名的倾慕……
时下,在凉山吃西餐,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更不再是名人雅仕的专属节目,不过,常常光顾西餐厅的,始终还是那批人。
选择西餐厅的人,大多是为了消费情调,在西昌市中心、海河路、春城路,有许多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风味的西餐厅,是情侣、朋友聚会的好地方。
烛光、钢琴、红酒、牛扒、沙律、醇香的咖啡、WAITER(男侍者)或WAITRESS(女侍者)的微笑……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油画。
刚开始,很多人热爱的是西餐的感觉,那种能深深触动心灵的感觉。转眼间,焰火照亮夜空,又是一年,下班之后,你一个人走向西餐厅,去品尝牛扒、沙律,在餐桌上,你发现,烛光、钢琴、微笑原来只不过是一些锦上添花的陪衬,心中真正想等待的是牛扒,而不是某个人,那就是你正式地爱上西餐的时候。
文/本报记者 王亚
图/本报记者 胡蝶
新闻推荐
办理出入境证件无需户口簿赴台组团游签证无需交验发票 这些新规你“造”吗?
办理需要指纹采集。工作人员与市民沟通。办理出入境证件无需户口簿赴台组团游签证无需交验发票这些新规你“造”吗?元旦假期,你出门了吗?很快又是春节假期了,你是否还在为出趟远门而准备着?那快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