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7日,第八届“四川文学奖”、第六届“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颁奖仪式在新都举行。16件作品获“四川文学奖”,其中抗癌诗人水晶花的《大地密码》获诗歌奖,7旬老作家肖体高的新作《我长大的地方》获儿童文学奖,80后女作家颜歌、七堇年分别获长篇小说奖,中短篇小说奖。达机的藏文作品《黑牦牛》、阿蕾的彝文作品《宝岛台湾行》等11件作品获“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
据成都晚报
阿蕾1953年2月生于西昌市大箐乡卧九坝的波黑格克,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用彝汉双语进行文学创作。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鲁迅文学院前身)第六期(1981年)学员。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10年获出版专业文学编审资格。
已出版汉文短篇小说集《嫂子》,彝文短篇小说集《根与花》,汉文散文集《春雨潇潇》。短篇小说《根与花》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并被翻译介绍给日本读者。短篇小说集《嫂子》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短篇小说集《根与花》获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奖。中篇小说《桎梏》获第三届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奖。
《回望故乡》分七个小辑,即“秘境”“散文”“随笔”“人物”“饮食”“游记”“剧本”。除“剧本”外都以散文的笔调表述凉山彝人的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
“秘境”描述的是凉山彝人生产生活中已消失或正濒临消失的一些传统文化;“散文”“随笔”“人物”描述的是凉山彝人风情及作者自己的感怀;“饮食”记录的是独具特色的凉山彝人饮食习俗;“游记”以一个彝人的视角观察台湾、认识台湾;“剧本”《果布巴嘎的人们》描述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在人生舞台上各自表演的结果,印证了“善恶随手做,祸福自己招”是句富有哲理的俗语。
新闻推荐
市民签下确认书就等着拿钥匙了。本报讯2015年12月31日早上9点,西昌市公共租赁住房第二批摇号在凉山州委党校教学楼6楼顺利进行。在摇号现场,市民们被整齐有序地组织着依次摇号,有的市民摇到高层,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