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区大力发展进出口业务,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积极推进“海外聊城”建设,形成了以纺织服装、工程机械、轴承保持器为主的出口产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企业遍布澳洲、美洲、非洲等地,为全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我区的进出口企业基数逐年增大,这些进出口企业对全区出口创汇做出重大贡献,并拉动了就业、运输、保险、金融等产业的发展。据海关数据统计,2013年初,我区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55家,到年末发展到了99家,一年内增长了44家,增长率80%。全区进出口总额25444万美元,同比增长28.3%,其中累计出口24516万美元,同比增长28.3%,主要出口产品有毛毯、工程刀具等。累计进口746万美元,主要进口产品有塑料颗粒、机械配件等。虽然存在出口退税政策,但是外经贸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拓宽了市场渠道,增强了企业实力,对地方政府的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山东天工岩土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是我区的出口大户,去年全年出口10221万美元,纳税过亿元;山东中奥毯业有限公司是我区的传统出口企业,去年全年出口4458万美元,纳税1600万元;山东中通钢构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是聊城市及我区唯一一家对外承包工程的企业,去年在尼日利亚承包了3个项目,纳税1100万元。
我区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这些 “走出去”企业遍布澳洲、美洲、非洲各地,利用当地先进的技术、广阔的市场及廉价的劳动力,在推进企业升级转型的同时,为“海外聊城”的建设贡献了力量。2013年全区共境外投资2320万美元,境外投资额居全市九个县市区第一位,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351万美元,营业额880万美元,这是全市及全区对外承包合同额及营业额首次实现双突破。在国家、省、市的政府扶持下,这些企业共申请到位扶持资金112万元。
(本报记者 刘颖 通讯员 李丹)
新闻推荐
...
聊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聊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