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沾化讯(通讯员 孔令峰 张玉峰 高占根 报道)近日,沾化区下洼镇辛庄村个贫困户全部领到了田园管理机。村党支部书记张子成介绍,辛庄村农田种植的都是冬枣树,冬枣园中耕、除草、施肥等用工较多,成套的田园管理机具有这些功能,每套能节劳增收多元,深受枣农欢迎。贫困户张俊山乐呵呵地说:“我种了亩冬枣园,光雇工费每年就得花两三千元,有了田园管理机,这些费用就省下来了。”
近年来,沾化区紧紧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因地制宜,通过科学谋划产业、项目壮大产业、资金助力产业,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实现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科学谋划产业
“扶贫的关键在产业,选对产业项目至关重要。” 今年,沾化区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扶贫开发工作部署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区直各成员单位都编制出台了专项扶贫方案,形成了“1+”***政策体系。同时,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制定了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等一系列具体配套的实施办法,深入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按照“产业到村、扶贫到户”的原则,沾化区坚持把整村推进的着力点放在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上,加快推动沾化冬枣、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发展,达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产业化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去年该区实施了个产业扶贫项目,创造经济效益万元,扶持1.4万贫困人口。今年实施产业扶贫项目个,涉及光伏扶贫项目个、种养殖项目个、农机具购置项目1个、基金项目6个。截至目前,项目已完工个、在建个,所有在建项目年内均能建成投用,扶持带动1.7万贫困人口。
项目壮大产业
沾化区着力引进脱贫致富项目,培育龙头企业,通过大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兴一产业致富千家” 的效果。
古城镇罗场村有贫困户9户、人,去年省妇联驻古城镇罗场村 “第一书记” 韩丽利用万元扶贫资金,与雅士享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养殖肉鸡,建设鸡舍两栋,每批可养鸡2万只。每年养鸡场的创收,%发放给村里的贫困户,%用于村集体项目扩大发展,%为村集体收入。“按照咱当前养殖的利润,一年养6拨最低也能收入多万元,这样每个贫困人口每年就能分个千把块钱,有了这些钱他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村党支部书记王金武信心满满。
利国乡年引进总投资5亿元的瑞东农牧生猪养殖项目,年引进总投资亿元的亿元宝菊芋种植加工项目。利国乡充分发挥瑞东农牧和亿元宝菊芋种植两大项目的带动作用,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流转马四、马六等5个行政村土地1万余亩,目前村集体收入全部突破万元,覆盖贫困户户人,人均增收余元。同时,成立劳务用工专业合作社,每年介绍用工余人次,人均增收余元。
利国乡整合个村的扶贫资金万元在吴庙养殖小区建设“上光下养”养牛大棚个,目前已建成3个。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建设资金包括项目自筹、扶贫资金和企业垫资三部分。利国乡党委委员张勇介绍,棚顶建设KW光伏发电项目,年产生收益万元,%用于贫困村,%用于贫困户,可带动贫困户户、人脱贫。同时,参与光伏扶贫项目的非贫困养殖户,与各自帮扶的贫困户签订协议,通过劳务用工、资金帮扶、技术指导等方式,形成长期的帮扶关系,让贫困户增收成为一种常态,带动村户两级实现整体脱贫。
投资9.2亿元、.2兆瓦的年集中式光伏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批复,其中5.2兆瓦村级光伏扶贫项目已开工建设,兆瓦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将于月底开工建设,预计年6月底前并网发电。该项目可带动个贫困户、1.4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资金助力产业
今年沾化区共整合中央省市区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万元。目前,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已分批分类拨付到项目实施乡镇,集中用于产业扶贫。其中,对未脱贫的个省定贫困村拨付各级“第一书记”村扶贫专项资金万元,对个已退出的省定贫困村拨付资金万元。另外,拨付三项特色产业发展扶贫基金万元,其中乡村旅游扶贫基金万元,光伏扶贫基金万元,特色种养殖和加工业基金万元。
“扶贫资金只是一个酵母,引导农户把土地、林地、房产等‘沉睡\’的生产要素投入到脱贫产业中去,用产业带动脱贫,农户富起来还会促进产业不断壮大,这才是产业扶贫的关键意义所在。”沾化区扶贫开发办资金组组长谷琳表示。
与此同时,金融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是创新扶贫投入机制,拓展扶贫资金来源的有效途径。今年沾化区共安排金融扶贫资金万元,主要用于区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推动全区小额扶贫信贷工作开展。目前,金融扶贫开始破题,已有户贫困户有光伏发电农户贷融资需求,另有华能沾化新能源、两利农牧、绿渤食品等家企业有“富民生产贷”融资需求。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裴庆力通讯员陈方明刘哲宁高占根报道)9月27日,沾化区举行第九届“林茂杯”沾化冬枣大赛决赛。经过现场专家评审,最终,古城镇油坊村丁金奎夺得“沾冬二号”特等奖,古城镇油坊村丁希章、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