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汀
2010年11月11日,一早,惊闻孙镇业先生昨日突然辞世,悲痛与惋惜之心久久不能平复,先生驾鹤远行,引我辈动容!欲捉一小文怀念之,思绪难以自拔!
与孙先生结缘还得从我幼年说起。自幼喜欢听相声和山东快书,高元钧和孙镇业先生的山东快书尤为喜欢,识得山东快书也是从《武松传》开始的。“闲言碎语不要讲,单表表英雄好汉武二郎。那武松,学拳到过少林寺,功夫练到八年上……”熟悉的声音在耳边流淌,或许冥冥中也注定会结一段“山东快书”的缘。
初识孙先生,是在2003年春节前夕。当时我们节目的外景拍摄已经完成,我们请来孙先生进行配音,后期制作由我来负责,也就有了结识孙先生的机会。初识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孙先生的工作态度极为认真,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严丝合缝,一遍不行就再来一遍,三遍五遍不行就十遍八遍,期间孙先生每完成一段配音就站在我身后看着我铺上画面,如果不合适就再重来,直到确认全都没有问题了才匆匆离去。
第二次与孙先生相遇,是2003年初春时节,我们去阳谷县的“景阳冈”拍片子,邀请孙先生前去做节目,有幸与先生同乘一车,这是我第一次有时间与“大腕”坐在一起聊天,而且是自幼非常喜爱与仰慕的人!怀揣十二分惊喜,怯生生地与孙先生搭话,没想到他毫无架子,一路上乐呵呵地和我们聊着山东快书的故事,当我们请他给我们唱一小段的时候,他非常认真地说:要唱就得收拾好了好好唱!这话当时不理解,后来才明白,这是因为他对山东快书艺术看得非常重,对他来说表演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
到达“景阳冈”,就在那个新搭建的酒馆门前,孙先生穿上长袍,稍事梳妆,拿起鸳鸯板,唱起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武松传》。只见铜板上下翻飞,叮当作响,孙先生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声情并茂地将武松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表演结束已是满头大汗。而后他又耐心地给我们这些门外汉讲解起了山东快书,虽然内容不多,但我至今记忆犹新。当时孙先生讲了两点,一是山东快书的特点,就是一个人要饰演多个角色,光靠唱是无法满足角色转换需要的,还要带上表情和动作,才能够把情节和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二是任何小段都要有起承转合,如我们所熟知的“那武松身子高达一丈二,两膀扎开有力量,脑袋瓜子赛柳斗,俩眼一瞪像铃铛。胳膊好像房上檩,皮槌一攥像铁夯,巴掌一伸簸箕大,手指头拨拨楞楞棒槌长”,就一定要加上引子,也就是给它一个情节,比如前面要加上“小二推门抬头看,我娘哎,这个大汉咋这么长啊”,这样虽然是小段,但是情节已经完整了。
讲解完山东快书,孙先生还亲手教我们打鸳鸯板,虽然是看似简单的两块铜板,在我们手里却打得乱七八糟。孙先生告诉我们,这两块鸳鸯板看似简单,要想打出样来没有三五个月的艰苦练习是不行的。
一天的相处虽然短暂,但孙先生的和蔼可亲和对山东快书艺术的认真,也激发了我学习山东快书的兴趣。于是乎,回来后买了一副鸳鸯板,在家练了起来,本想等练好鸳鸯板再请孙先生指点一二,没想到,这个愿望如今却随先生的离去而化为泡影了。
再后来与孙先生有过几次相逢,通常也都是擦肩而过简单打个招呼。最后一次与孙先生坐在一起,是在2008年的春夏之交,也是请他做节目,那一次是我为他进行拍摄。由于之前我从未去过先生家,孙先生非常认真地告诉我如何走,路上又数次给我打电话。驱车到先生家的时候,他已经早早在门口等着,弄得我非常不好意思,但先生却丝毫没有不快的想法,还主动迎上前来与我握手,到了家中又拿出早已备好的茶水和香烟招待,让我受宠若惊,又像是到邻居长辈家串门的感觉。
坐定以后开始讨论脚本,虽是一个小段,但是由于需要创作,孙先生认真思考每一句措辞,还拿出鸳鸯板边打拍子边找感觉。就这样放下板抽烟,拿起板试唱,反反复复一个多小时才定稿。之后孙先生又带我参观他的书房。书房里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早上刚刚完成的书法尚留有墨香,字体遒劲有力,奔放中带着含蓄。先生的艺术修养是多方面的。
与孙先生一起驱车前往拍摄地点,先生换上黑布鞋,穿上长袍,光化妆就用了半个多小时,他说:“我化妆用的是油彩,这张脸有些老了,咱上电视就得弄得像样点,这样才对得起观众!”拍摄现场在室外的一个桃园里,正式开拍已经是 11点多,由于临近中午,烈日当头,幸而拍摄过程还算比较顺利,一般每条都是两到三遍就过了。由于心疼先生,我们想快点结束,其中有一条拍了一遍我觉得可以了,先生却说:你再拍一遍,别糊弄,以防万一。结果那一条我拍了六遍,直到先生自己满意了才过。当整个拍摄完成的时候,已经是一点多了,先生已是满头大汗,声音也有些嘶哑……
工作结束了,我问孙先生想去什么地方吃饭,先生说这边的农家小饭馆就很好,于是我就在简陋的农家饭店请先生吃了一顿农家饭。一进门,孙先生就被饭店老板娘认出来了,还对先生说山东快书很好听,不过这几年听得少了,先生说我们会努力让大家能够经常听到的。席间,先生与我谈了很多事情,包括该怎么学习山东快书,包括他准备整理出版自己的全集光盘,包括他在山东艺术学院开班收学生,还有山东快书以后该怎么发展等等,他的谦和与对事业的执著,让我深深敬佩。
逝者已矣,生者当如斯。先生不穿长袍不登台,不拿铜板不开口,处处透着他对事业的认真与执著,皆因他对事业的尊重,对观众的尊重,他也因此赢得了所有人对他的尊重。
先生,一路走好!
新闻推荐
凭借低至每百公里8.2升的低油耗,新途锐为以汽油为燃料的全功能越野SUV车型树立了新标杆。二氧化碳排放仅193克/公里。途锐混合动力版装备了采用机械增压技术的直喷汽油发动机与电动机驱动的混...
阳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