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离京
秦桧,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大奸臣,但他的后人中,倒出过几个值得一提的名流雅士。
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壬申恩科状元秦大士就是其中一个。据有关史料记载,秦大士是南宋官员秦梓的后代。而秦梓是秦桧的大哥,更有好事者经过考察论证,说秦大士其实就是秦桧的直系后代,并不是秦梓的。不管哪种说法属实,秦大士是老秦家的后代,应该确定无疑了。
秦大士家境贫寒,父母又能生养,兄弟七个中他排行老二,除了赡养父母、养活自己的老婆孩子之外,还要帮大哥拉扯几个弟弟,同时也得为自己学习赶考筹备些资金,经济负担够重。好在秦大士练得一手好字,在当地小有名气。为了贴补家用,他便在街上支了个摊子,靠卖字赚些零花钱。这样边卖字边读书,持续了二十多年,直至金榜题名。
在中国,血统论的影响根深蒂固。人们一般都羞于承认自己是某某著名坏人的后代,秦大士也不例外,更何况,这秦桧的名声也实在太臭了。因为有“新科状元是大奸臣秦桧的后代”这类风言风语流传,所以乾隆曾经问过秦大士:“你到底是不是秦桧的后代啊?”秦大士有些为难,便顾左右而言他:“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秦大士的回答实在聪明,他话里的潜台词是,即使俺的祖先是秦桧,那也是在宋高宗的领导下才成了奸臣的。他办的那些事儿,都是按领导意图和指示做的,并不能完全怪他。如今俺是在您的领导之下,倘若您是个英明正确的领导,那俺就不会成为一个奸臣。
有一回,秦大士跟一帮朋友到杭州西湖旅游。参观岳庙的时候,有人不怀好意地让他以秦桧夫妇跪像为题出副对联。反应机敏的秦大士张口就来:“树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副对联既体现了秦大士的文采,也间接地承认了他是秦桧后代的事实。
可是,跟自己那位臭名远扬的先人不同,秦大士不太留恋官场权位。中了状元之后,只为政府工作了十来年,就撂挑子不干了。这期间,他主要是做一些教育方面的工作,比如为皇子皇孙们上上课、做做乡试、会试考官什么的,官做得不大,充其量算个副厅级虚职(侍讲学士)而已。
秦大士提前退休之后,以写字、作诗、画画打发时光,倒也自得其乐。除了书法,他的诗、画水平也不低,被当时的人们评价为“三绝”。清代名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评价秦大士的书法为“行书佳品下”。秦大士退休时还不到五十岁。有人见他身体、精力尚可,觉得闲在家里有些可惜,便多次劝他复出做官,他都一笑了之。
新闻推荐
阳谷紫石街的传说,是聊城市第4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说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尤其是施耐庵的《水浒传》流传之后,更加普遍,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相传,北宋庆历年间,阳谷有一个孙姓知县欲筹资...
阳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