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新闻 霍邱新闻 霍山新闻 金寨新闻 舒城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六安市 > 霍邱新闻 > 正文

种粮大户徐福德的心语心愿

来源:太湖周刊 2013-01-11 20:03   https://www.yybnet.net/

冬日暖阳,在方圆几十公里的徐桥镇南庄村横塘垄上,点点绿色透出生机。元月6日,在一片冬麦地里,记者见到了全省十大种粮大户徐福德。 

由于前段时间连日阴雨雨雪天气,徐福德在南庄村种的200多亩“扬麦17”长势不旺。镇农技站站长曹晖带领农技人员现场“把脉问诊”,“从目前情况看,有轻微涝害迹象”,曹晖告诉徐福德:“抓紧当前晴暖天气给麦地清沟排水,加强后期田管。待开春时节,追施速效肥,对涝灾严重的田及时补种速生蔬菜,力争把损失降低到最低。” 

听了曹晖一席话,徐福德一直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这下吃了一个‘定心丸\’,午季保收有望了。” 

现年45岁、只有小学文化的徐福德,来自霍邱县,。年轻时,上山放过羊,下河捕过鱼。做篾匠,会碾米,能开手扶拖拉机,哪样来钱干哪样。1995年,经亲戚介绍,辗转到东至县承包1000多亩山场,结果血本无归、连给孩子买奶粉的钱都是靠自己上山打柴换来的。“没文化、没技术,一路独自摸爬滚打,总是感到孤苦无助,是多么需要有一盏明灯为我领路啊!我只有感到哪儿有人情味就在哪扎窝。”徐福德无奈地说。从2002年开始,徐福徳改行,种植杂交稻。当年收入4万多元,尽管不足以还清债务,但足以让徐福德看到了好日子有了盼头。几年下来,徐福德走怀宁,闯潜山,入太湖,先后在当地承包田地达16000多亩。徐福徳笑呵呵地说:“中央说全国粮食实现了‘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了‘九连快\’,我是实现了粮食种植规模、粮食总产量、单产效益三个‘十连增\’呢!”徐福德盘算了一下,去年种植14000亩小麦,总产达到770万公斤,产值达693万元;种植“太湖糯”11000亩,总产达到660万公斤,产值突破1700万元。徐福德成了全省种粮大户。土地的种植效益在当地产生了“酵母效益”:常年聘请的360名农民工人均收入突破的2万元, 48000个季节工收益有了切切实实的保障,昔日的“抛荒田”成了“绿色银行”。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很多惠农政策,前不久,中央召开了农村经济工作会议,说要让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我们着实高兴,”徐福德满怀信心地说:“有了政策保障,我们心里踏实。只要政府、农技人员都像徐桥镇农技人员一样真心服务到位,我们种粮的路就会越走越宽,依靠技术和良种良法得实惠的农民就会越来越多!” 

徐福德的期盼:力争今年内粮食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粮食总产、效益实现翻一番,带动更多的农民尝到种粮增收的甜头。 

关键词:“十连增”,“定心丸” 

[记者感言]:种粮大户徐福德用活生生的实践再次证明了,党和政府的一系列稳农助农惠农政策,是促使他实现“十连增”的“定心丸”。同时,好的政策,还要有好的落实作风,要有好的推进举措。服务好专业大户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推手。只有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基层一线的广大干部、技术人员,把发展现代农业的观念根植脑中,把促农增收致富放在心中,转作风,出实招,真服务,徐福徳们的笑靥就一定能在广阔的田野夺目绽放。 

(本报记者  陈振伟)

新闻推荐

老汉18年帮村民理发 不收一分钱

村里没有给人理发的师傅,他就去学习理发的技术;村里没有给人理发的工具,他就自费去买。如果有老人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外出,他还会亲自上门服务。18载的寒暑交替,他始终坚持免费理发,不收取村民一分钱...

霍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霍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情系国防好军嫂2013-04-01 09:36
评论:(种粮大户徐福德的心语心愿)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