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星级记者 王明存
政府投资兴修水利的目的是为了农田灌溉,可是,位于霍邱县冯井镇周楼村的陈郢水库,因管理不善,当农民急需水灌溉时,闸门却打不开,有时闸门打开了,却没人关,任由大水哗哗流淌,水大时甚至能将下游农田冲毁。 “因为放不了水,新修没几年的水闸都被人砸坏了。 ”近日,当地村民反映。
据了解,陈郢水库属于小(二)型水库,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占用了周楼村陈郢、新庄、吴老庄三个组土地,其中陈郢组土地面积最大。现有水面面积四十亩左右,可灌溉农田四五百亩。 2013年,当地政府投入资金进行除险加固维修,安装了三个闸门,其中两个闸门位于陈郢组境内。
近日,当地村民介绍说,水库应属于村民组,可村里说是村集体的,但村委会从来不管理。干旱季节,需要放水灌溉时,却经常找不到闸门钥匙。就在去年和今年,因有村民找不到钥匙放水,有人竟将两个闸门砸坏了,其中一个破坏得较严重,已放不了水了。
村民告诉记者,水库上游与当地一条河流相通,水库与河流之间也有一个闸门,这个闸也没人管,经常不关,任由河水流入水库。当水库水蓄满时,水库闸门会提得很高泄洪,由此水流太大,将下游的水田冲毁,还造成了水土流失。
对此,陈郢组组长周明燕说,闸门钥匙是在他手里,只要有人要放水灌田,他都会将钥匙交给对方,由放水村民开闸放水,他本人不负责放水。不过,闸门打开后,他会去查看有没有及时关闸。
周楼村刘主任介绍,县水务局委托镇政府管理水库,镇里又让村里管理。村委会也没办法管,就将三把闸门钥匙交给了村民组长。现在村民组也不管,有时闸门开了没人关,让水白白流走,等到用水时水又不够了。有时水蓄多了也不及时泄洪,有一次将上游的小麦淹了,村里还赔偿了被淹农户的损失。
安徽省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对防洪、灌溉有重大影响的农村集体组织所有的小型水库,由所在地县水务局承担主管部门职责。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所有的小型水库,由所在地乡(镇)政府承担主管部门职责。
对此,记者找到了该镇分管此项工作的杨副镇长,他解释,小(二)型水库由水务部门管理。村民组用水,也应管好闸门。现在因村民组管理不善,导致闸门被砸坏,因此,应由村民组负责维修。
记者联系霍邱县水务局工管股股长,他介绍说,该县出台的文件明确规定,小(二)型水库管理主体是乡镇政府,不是县水务局,陈郢水库应由冯井镇政府管理。
近年来,国家、安徽省对水利建设非常重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维修除险加固,陈郢水库在维修之后,当地本该能管好水用好水,出现有水管不住有库没水用的问题,实在令人遗憾。对这一问题,记者认为,镇村组三方都应反思有哪些工作还没做到位,而不是机械对照着相关政策规定,互相推诿责任。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张大鹏2009年初,霍邱县周集镇张仁春因病去世,留下120多万元的巨额债务。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张仁强、张仁秀兄妹在父母的带领下,勇于承担,靠收破烂和养猪,从2009年至2012年替死去的哥哥...
霍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霍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