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在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区的沿海地区,这种变化表现得尤为明显。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发展,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转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巨变: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思想更加多元化,消费、审美等观念无一不在发生改变……
为展示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及其带来的伟大成果,本报记者近日分赴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市,走进行业、企业以及人们的身边进行实地采访。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沿海走基层·点滴看变化》专栏,通过普通人、普通职工的普通故事,讲述领风气之先的沿海地区的新变化。敬请读者关注。
“3年内在无锡买房,10年后让父母养老享福……”红豆集团员工刘时荣这样描述着自己的梦想。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江苏红豆集团,看到了正在忙碌的成型班班组长刘时荣。深蓝色的工作服胸袋上,插着一支笔。略带羞涩的脸上,挂着笑容。
“我家在农村,长大后我就想,要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和父母妻小一起过上好日子。”刘时荣今年25岁,老家在安徽霍邱县。仅有初中文化的他,要实现这样的梦想,按说不容易。然而,刘时荣没想到,自己能在红豆看到自己梦想起飞的支点。
稳定的工作,适当的收入,是一切梦想的基础。
2004年,初中毕业的刘时荣,来到红豆工作,一晃8年过去了。如今,他在红豆集团所在地无锡市锡山区港下镇租了房,成了家,生了孩子,和母亲在一起,一家四口,生活其乐融融。
刚来红豆打工时,刘时荣只能拿1000多元的工资。现在,刘时荣每月都可以拿到3600元的工资,还有提合理化建议奖、优秀案例获得的各种奖金……
“要让红豆的每一位员工分享到企业发展的成果。”这是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的口头禅。事实上,红豆一线车间里每月能拿到三五千元工资的一线员工不在少数。陪同采访的集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2007年开始,红豆集团每年都涨工资,幅度至少在15%。2010年,红豆一年涨了3次工资,员工工资平均增幅达49.6%。红豆集团一线员工的月收入,已经超过了长三角地区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人均工资。红豆衬衫厂厂长潘家祥告诉记者,目前厂里530名员工的平均月工资达到了3154元,这还是扣除了社保后员工的实际收入。
除了工资,还有其他福利。刘时荣告诉记者,他曾参加集团组织的上海世博游,参加过团员烧烤、中秋月饼、外出参观等活动。
对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工人来说,上大学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去年,刘时荣终于实现了自己一直不敢想的大学梦。
2011年,红豆集团创办了自己的大学——红豆大学。这是江苏省内第二家企业大学。按照红豆的规定,凡获评三星级员工就有机会上大学,刘时荣勤奋工作,终于取得了上学的资格。
现在,刘时荣成了红豆大学卓越绩效管理班的班长。
“7月31日,我永远不会忘了这一天。因为,从那天起,我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说起大学里的事,刘时荣如数家珍: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管理心理学,都和自己的工作相关,读起来好像也不太吃力。“我现在可以很专业地操作QC小组、5S管理了,算是半个专业人士了。”
工作和学习,是一双为梦想起飞而准备的翅膀。在红豆,每一位员工都像刘时荣一样,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沓沉甸甸的工资,还有深造进步的机会。
红豆大学负责人说,若干年后,刘时荣从红豆大学毕业后,不仅能获得大专学历,还将获得进科室工作的机会。
由于企业发展较快,红豆集团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竞争上岗的职位推出来,岗位从科长、车间主任、销售经理,到厂长、公司总经理等,参与竞争者可以来自集团任何一个岗位。
只要努力工作,一线员工也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上升空间。红豆集团建立了激励机制,把工作努力积极的员工评选为星级员工。“星级员工”分为3个等级,分别给予经济补贴,而且车间组长、检验员、车间主任等管理层人员都从三星级员工中选拔。
刘时荣正是这样走过来的。现在,在他的带动下,老家的20多个亲戚,也都一起到红豆工作了。
从一家小小的乡镇服装企业成长为年销售额355亿元的多元化发展企业,红豆始终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生活有保障、事业有空间、情绪有释放……在“和谐企业幸福家”的概念下,红豆员工的幸福感和企业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而刘时荣,只是22000多名红豆员工的一个代表。
采访结束时,记者来到刘时荣家,只见电脑、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阳台上挂着腌制品,房间里摆放着许多年货。今年,刘时荣要在红豆过第8个春节了。
在越来越浓的年味中,刘时荣憧憬着新的美好的一年。
新闻推荐
心系万家民生 勇创全省一流——霍邱县新农合管理中心的工作调查
霍邱县新农合管理中心的工作调查
霍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霍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