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传军
成熟的麦田似金狮起舞,一波推动一波,随着一台台收割机穿过,麦浪倾刻消失……今年午收时节,记者走进小麦主产区的霍邱县,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的午收景象。在城西湖乡种田大户李厚林承包的2000多亩的麦田里,10余台大型联合收割机驰骋在麦田里,只见闪耀着金黄色泽的麦粒如瀑布般地从收割机上的一个仓口倾泻而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大力推进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小麦高产攻关和玉米振兴计划,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2014年,六安市首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产粮大市)”光荣称号。同时,霍邱县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产粮大县)”称号,舒城县城关镇高塘村葛义学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2016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29万亩,总产314.2万吨。六安市正由农业大市向特色农业强市跨越,开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发展新局面,为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业生产持续平稳增长
近年来,六安市坚持以工业理念抓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全市现代农业取得显著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生产持续平稳增长,通过推广良种、实施良法、打造良田、研究良策,全市粮食总产年均增幅超过3%,连续12年丰产丰收,2016年实现农产品加工值805.9亿元,增长3.5%。肉类、禽蛋、渔业总产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市场供应充足。
以供给侧改革为引领,让农业强起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全市现代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市政府印发了《关于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方向,2016年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1万亩。今年全市计划新增蔬菜播种面积10万亩,茶园种植面积1万亩,水果面积两万亩,中药材面积3万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5万亩。今年一季度,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为175.9亿元,增幅7.6%,呈现企稳向好、动力增强的发展态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25.7元,增幅达9.1%。
目前全市专用品牌粮食面积达44万亩;优质茶园58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30万亩;水果种植面积28万亩,中药材种植24.7万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0万亩,肉牛和肉羊饲养量持续增长,白鹅、黑猪、麻黄鸡等养殖比重增加10%,六安市农业特色产业种类和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现代生态农业势头良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六安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建设成效明显。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效果明显,霍邱县入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认真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扎实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品牌农业加快发展,金寨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霍山荣获国家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目前拥有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两家,省级示范点8家,新增规模以上休闲农庄50多个,金寨县入选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裕安区获批省级示范县区,茶谷区域5个县区已全部成功创建省级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六安市积极开展全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创建工作,“一谷一带”建设累计实施各类项目306个,投入67亿元。全市涉农领域拥有中国驰名商标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5件,省著名商标112件,全市共有119家企业的299个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在全省排名第一。 (下转三版)
新闻推荐
邓某平时不经常饮酒,一次在岳父家做客时,在岳父的劝说之下喝了一瓶啤酒。这瓶啤酒却让邓某陷入了民事和刑事的案件纠纷中。2017年5月3日,霍邱县法院对邓某的案件全部进行了审结。2015年9月26日,...
霍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霍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