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新闻 霍邱新闻 霍山新闻 金寨新闻 舒城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六安市 > 金寨新闻 > 正文

幸福民生的“安徽答卷” 安徽日报特别报道组

来源:滁州日报 2012-09-06 16:39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 幸福民生的“安徽答卷” 安徽日报特别报道组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两千多年前,安徽人管仲第一次提出民生为本的治国理念。

如今,孕育出深厚民本思想的江淮大地,正在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千年夙愿,变成一幕幕真切可感的生活场景。

当梦想照进现实,6800多万江淮儿女细细品味出幸福的真谛。

幸福,源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源于保障民生的创造性探索,也源于“同享一片蓝天”的人文情怀。

“要认真解决民生问题,提高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省委书记张宝顺的讲话,凝聚着全省上下的共识。

2007年,安徽在全国率先实施“民生工程”,走出以项目化手段发展社会事业,用工程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的新路。5年多来,安徽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部免除,率先启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初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医保和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启动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

8月下旬,央视财经频道推出“2012幸福城市排名”,合肥居第三位。一个更具幸福感的安徽,备受世人瞩目。

安徽,交出了一份幸福民生的优秀答卷。

金寨县最大的拦河大堰——汤店大堰由农民自主决策建设,村民自建新机制正在向全国推广。财力下移、“推磨转圈”、民办公助……这些“独门秘笈”,让有限财力发挥了最大的惠民效应,全省人均从民生工程中受益近3000元

夏秋之交,站在金寨县青山镇建成不久的汤店大堰上放眼望去,群山环抱之中,西淠河沿岸的一块块农田生机盎然,丰收在望。

“如果没有汤店大堰,这里1500多亩农田只能‘靠天收\’。”汤店村70多岁的老支书张康健说,以前,西淠河一涨水,农田就会被淹;而一段时间不降雨,河汊干涸,想灌溉又找不到水源。

跨西淠河而建的汤店大堰,不仅承担着农田的蓄水灌溉重任,还是附近4000多村民的出行要道,也是金寨县最大的拦河大堰。 (下转第六版)

新闻推荐

两个贫困村 牵手脱贫路

6月下旬,走进宣州区溪口镇东溪村,一块块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穷了大半辈子,没想到太阳光也能变钞票。”看着手机APP上不断攀升的电力指数,该村贫困村民丁迎...

金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寨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幸福民生的“安徽答卷” 安徽日报特别报道组)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