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荒山变身“油茶林”金寨发展油茶产业“绿色脱贫”
种植它,就等于开了一家“绿色银行”,什么作物能有这么高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全身是宝”的油茶树。
在金寨县吴家店镇,万亩荒山种上了油茶树,成为贫困户致富脱贫的“绿色银行”。
从劳务到承包 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以前山上也有野生的油茶树,哪知道这东西这么金贵。 ”张再帅是吴家店镇村民,今年初,他与当地引进的油茶种植企业金寨县映山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承包了500亩的油茶管护任务,一亩地能挣千把块钱,一年就是40多万,“以前觉得守着荒山没啥用,都出去打工,现在看来,简直就是守着聚宝盆啊。”
“很多人都知道橄榄油好,其实茶油是公认的比橄榄油更健康的食用油,而且烟点高,比橄榄油更适合中国人做菜。 ”吴家店镇党委书记戚家乐介绍,作为优质木本食用油,茶油是中国特有的天然营养品,目前生产量仅占全球主要植物油总量的1.6%,市场供应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有机油茶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不施农药、化肥,清沟、除草、修枝、上人工肥都需要人工,“一年需要除四次草,每次需要半个月时间,用工量在40人以上,其中贫困户占到20人左右。 ”张再帅说,在劳务用工上,基地会优先使用贫困户,每天的务工费用是男工100元、女工80元,“仅除草这一项,每个贫困户一次就可以拿到1200多块钱。 ”
除了劳务帮扶,基地还鼓励贫困户直接承包。方荷花是吴家店镇观音塘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丈夫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儿子又在上大学,原本殷实的家一下跌入谷底。
不能外出打工,单靠家里的几分薄田,显然不能满足生计。在镇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方荷花今年从映山红公司承包了69亩油茶,除了能拿到每亩200块钱的管护费用,还能通过套种花生、芝麻、山芋每亩再增收300块钱。套种的种子也是公司统一提供,再由公司统一收购。“除去除草季节需要的雇工费用,每年大概能挣1万多块钱。 ”有了种油茶这项固定的收入来源,方荷花的心终于踏实了,“加上丈夫在家可以养养猪,相信日子一定会好起来。 ”
“以前老百姓自己种,产量零散、分散风险也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不仅让种植标准化、产品品质统一,老百姓的收益也不会受到年成好坏的影响。 ”戚家乐说,公司+农户“抱团闯市场”,让贫困户脱贫有了可靠保证。
归国华侨王士武(左三)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来到山坳坳里带着老区的乡亲们拓荒种植油茶,让泉甘土沃的吴家镇实现“绿色生金”。
从种植到深加工 将附加值留在“金寨”
2008年落户金寨县吴家店镇的映山红公司,由归国华侨王士武创办。当年,王士武与妻子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来到山坳坳里带着老区的乡亲们拓荒种植油茶,让很多人觉得匪夷所思。 “油茶生长周期长,7、8年才能有点产量,前期全部都是投入,周围人看着我们天天守着荒山,只见投入不见产出,都觉得我们傻。”提起近十年的筚路蓝缕,王士武十分感慨,“现在我们的油茶种植面积已达1万亩,其中60%已经挂果。 ”
“开花开出蜜来,结果结出油来”,有“绿色银行”之称的油茶树,一次种植、常年受益,盛产期可达80年以上,是名符其实的可以让“贫困户脱贫、乡亲们致富”的绿色银行。
“自2008年开始种植油茶以来,基地累计扶贫用工已达32万多个。”王士武介绍,去年开始,企业搞管护承包,把油茶林承包给几十个管护大户,再由他们按需用工,直接带动了260个贫困户就业脱贫。
油茶种植给贫困户带来可观收益,但要想致富,还得在产业上作文章。
“一瓶纯茶油的价格在两三百钱,由茶油衍生出的护肤品等深加工产品价格更高。随着消费升级,大家更关注健康,愿意花更高的价钱购买更好的产品。”戚家乐介绍,茶油虽然金贵,但附加值却不在种植环节,如何将茶油的附加值留在金寨,避免“为他人做嫁衣”的尴尬,金寨正在寻求深加工上的突破。
从一颗颗饱满的山茶籽,变成一滴滴色泽金黄、清香四溢的山茶油,在映山红茶油加工厂,你可以看到一瓶茶油的生产全过程。
“我们一开始只卖茶油果,价格很低。为了增加附加值,企业开始发展茶油深加工,探索出全国领先的茶仁压榨法。”据王士武介绍,为了规避传统工艺的缺点,生产出更加纯正茶油,企业和高校科研团队合作,设计了一套去除外皮,只用里面茶仁压榨茶油的工艺,“茶籽的外皮含有毒素,传统的加工方法中,即使是压榨,也必须使用化学品把混入的毒素去除,“去除黑色的茶籽外皮,用茶仁压榨,可以完全不使用化学品,还可以使茶油更加清亮。 ”
据了解,由于油茶种植周期长,通常7-8年才能有产量,真正愿意沉下心来,从事油茶种植的并不多,导致油茶果供不应求。市面上的茶油,真正的茶油含量很少。让更多人吃到真正的纯正茶油,也是金寨延伸产业链,进行茶油加工的原因之一。
“现在消费升级,如果东西确实好,不怕没有市场,就怕你生产不出真正好的茶油。”戚家乐说,金寨位于北纬31度,这里的茶油具有别的产区没有的品质,“以前我们这里只卖茶油果,很多人收购后加入其它原料,我们自己生产,可以提供高品质的茶油。 ”
在茶油生产之外,金寨还进行茶油深加工,研发出茶油护肤品等高端产品。 “茶油一直都有嫩肤功效。 ”王士武介绍,云南和西藏很近,紫外线强,因为云南盛产油茶,姑娘们习惯用茶油护肤,所以都很白嫩,而西藏姑娘的皮肤就很粗糙。
说油茶树浑身是宝,不仅是茶油精贵,茶油果的外皮也有消毒、去渍等功效。 “茶油果的外皮有很强的消毒功效,以前产量少,我们都是直接回到地里,作为有机肥。现在我们把它开发成洗洁粉等产品,也深受市场欢迎。 ”王世武介绍,油茶的功效很多,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中国传统上有很多用法,我们以后将结合传统工艺开发出更多适应市场的新产品。 ”
从等收购到走电商 原产地与消费市场对接
种出好茶油,要卖出好价钱,还得有自己的品牌。
“咱们这到处是连绵的青山,甘甜的泉水,油茶树从开花到结果要经历整整一年的时间,真正的是集天地精华、山间灵气。”戚家乐指着眼前的青山绿水说,“这就是咱们最好的品牌。 ”
由于吴家店镇的油茶基地沿竹根河而建,加上四周青山环绕,以“茶西河谷”命名的品牌,主打生态有机,深受精品超市、高端生鲜平台的青睐。
“吴家店镇离天堂寨不远,又有天然的西庄温泉,很多人来这里泡温泉、吃土菜。镇里出产的茶油、有机稻、猕猴桃自然成为最受欢迎的伴手礼。 ”戚家乐说,大别山物产丰富,很多来天堂寨的游客都会购买一些土特产,但却缺乏可靠的电商平台。
为了确保产品的来源和品质,将原产地与终端消费市场直接对接,提高农户收入,金寨县在乡间设立扶贫驿站,搭载电商、社保、就业等多种扶贫方式。百姓可以将自己种植的土特产拿到驿站,由专门的运营团队,借助统一平台的规模效益,帮助农户把自家生产的农产品销出去。扶贫驿站还开辟有展示展销场地,方便来天堂寨旅游的游客体验购买。 “以前都是在家坐等收购,现在通过电商,山里土产居然成了紧俏货。 ”张再帅笑着说。
“我们现在说新零售、消费升级,生活好了,大家最关注的就是健康,都愿意吃到自然的东西,真正的好东西不愁卖。”王士武告诉记者,现在厂里出产的茶油根本不够卖,“所以我们现在想的已经不仅仅是种植,而是发展油茶加工产业,县里将扩大油茶种植基地,同时延伸产业链,发展油茶深加工。 ”
依托自然禀赋,不仅是有机茶油,吴家店的有机水稻等绿色生态农业都做得风生水起。 “比如我们稻鸭共生养的鸭子卖18块钱一斤,而普通鸭子只能买几块钱一斤,普通的稻子1块3一斤,我们的有机稻最高能卖到30块钱一斤,这就是生态的效益。 ”王士武说,金寨要脱贫,不是走污染老路,而是充分利用这里的青山绿水,让绿色生金,“这是咱们老区的特色脱贫致富路。 ”
“八山、半水、半分田”,在过去,多山少田的地貌,是让金寨贫困落后的原因,如今,却成为金寨“绿色脱贫”的资本。利用“绿色资源”扶贫,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的两全其美,乡亲们背靠着大山,就能吃上生态饭,挣上绿色钱。映山红公司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金寨县映山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融入《全国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加快推进现代林业联合体、油茶产业链的发展。 2008年公司将《5万亩油茶种植+温泉康养》项目落户革命老区金寨县吴家店镇。
●截止目前已投入资金2.6亿、为当地脱贫致富累计用工32万多个,扶持特色林、农(业)种植户达100余家,初步形成以油茶种植+加工+产品营销的全产业链;
●研发科技成果14项,【油茶仁加工工艺】技术成果领先国内外水平,生产的茶油质量高于国标;
●先后获得高山有机米、有机茶油的国家有机认证和省级农、林产业化双龙头企业、【茶西河谷】品牌获省优、国家名特优;
●西庄温泉康养旅游被安徽省旅游局、林业局共同授予“森林旅游之家”单位;
●公司计划投资15亿元,续建5万亩数据化油茶种植管护园工程、1000户贫困种植户工程、油茶科研及深加工基地工程、1000家茶西河谷有机产品体验馆暨扶贫驿站工程和温泉康养中心工程。
●2016年,结合全国林下经济现状和服务***总体要求,在各地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和公示,现认定金寨县映山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225家单位为 “服务***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油茶产业扶贫的“映山红模式”
发展林业,既能治穷脱贫,又能长远固本。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生态扶贫和产业扶贫是***的重要内容。我国60%贫困人口聚集在山区,容易脱贫者在上两轮就脱掉了,剩下来的都是“硬骨头”。
林业是山区经济主战场,充分发挥林业经济的应有价值,将山区优势放大,啃掉贫困这块“硬骨头”,显然是此轮山区产业扶贫的应有之义,也是本轮扶贫的重点。决战山区贫困
夏日清晨5点,天色破晓,在大别山绵延山脉的一个小村子里,村民张再帅先起床将鸭子赶到附近的秧田里,然后召集此前一天确定愿意参加当日农活的村民,在村头大树下开个碰头会,确定一下谁拔草、谁抽水、谁松土。大约5点半,张再帅开着电动车载着身体不好的妻子穿过郁郁葱葱的油茶树林去上工。那时,整个村子里愿意上工的村民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在油茶园的空地上,大家举行一个简单的上工仪式,然后开始一天的生产劳动。
这是发生在安徽省金寨县吴家店镇吴店村金寨县映山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万亩油茶基地上的一幕。方荷花是吴家店镇观音塘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丈夫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儿子又在上大学,原本殷实的家一下跌入谷底。
“决战”山区贫困,首先要弄清山区贫困户是哪些人?和平原地区有什么不同?他们穷在哪?
“一家一户靠农业,还是难脱贫。 ”吴家店镇党委书记戚家乐对记者分析说,农民打工使得人与自然的长期紧张关系得到缓解,再加上退耕还林、生态保护等政策,生态环境好转,给发展带来了机遇。现在,吴家店镇正在琢磨打造油茶特色小镇,带动休闲旅游观光等产业发展。
“农民不但在基地打工能挣得一些收入,农业价值和在乡村的经济活动机会也在增加。再加上政府改善危房、饮水工程,以及村内其他设施建设的跟进,贫困区域农民的生活状况发生很大变化。 ”戚家乐说。
产业链业态的特殊性
2017年8月17日,安徽省政府发布通知,为加快安徽油茶产业发展,决定成立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省长任组长。安徽省省长李国英明确指出,油茶产业适合安徽山区自然条件,收益稳定持久,要坚定不移地把这一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向。
油茶树是山区传统经济作物,适宜生长在山区、丘陵、缓坡地带,不与地争粮,这一条件将许多地区排除在外,并且,基本农田等其他地区种植不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油茶只有高投入才能有高产出。据测算,改造一亩低产油茶林需1100元。而目前多数经营主体和农民因资金不足,投入远远达不到建设丰产林要求。尤其是对于刚刚走出脱贫线的农户来讲,新造油茶林、改造低产林,只能以投劳为主,施肥、打药、修剪、补植等,主要丰产措施因投入资金不足难以实施。
考虑到整村土地流转可能有难度,金寨县映山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金寨推行的是一种柔性的“合作种植”农业模式。对于自愿流转土地的农户,由公司负责种植油茶和其他大田作物,公司与农户签定协议,全部由农户加入管理,不愿流转的农户,映山红公司则通过与农民签订合同、提供贷款、技术支持,而还款则从农民收获的农产品中提取。这样的利益捆绑让当地人成为了映山红合作种植模式的坚决拥护者与优先受益者。
在金寨县映山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万亩油茶基地,董事长王士武告诉记者,除示范油茶园由公司直接管理外,基本绝大部分油茶园采用“反包给农户”管理的形式,以10亩为单位,由农户承包,按管理质量分季度分发管理费。油茶进入挂果期后,合理制定油茶果产量标准,超产部分,“三七分成”(公司3农户7),让农户共享经济效益。同时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动农户利用田头地脚、路旁水边,每户农民种植油茶200棵,由公司提供优质种苗,提供技术指导,保价收购油茶果。
如何把扶贫大事办得更好
贫困的原因,共性在于缺乏发展能力。要实现扶贫对象的可持续增收,就必须想办法使他们从以转移性收入为主转向以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为主。
方荷花是金寨县吴家店镇观音塘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告诉记者,此前她家的日子过得还算富裕,是因为夫妻俩能外出打工,每个月有近上万元收入。现在丈夫身体不好,只能守在山里,打工的积蓄也因为丈夫和婆婆生病花光,而在大山深处发展产业尤其难。因为山多地少,加上近年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
资本盘活山区,山区“造血性”发展成为可能。从安徽山区实际来看,一方面,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农业的功能和形态发生变化,新技术变革和新商业模式使得山区土特产市场范围扩大,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加上农业生产组织创新和对贫困农民的培训,山区正在走出一条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路子。另一方面,山变青、水变绿,加上城乡互动,山区农业呈现出服务业化、旅游业化,延伸了农业链条。优质农产品价值提高,三次产业链融合,山区村民能够在家门口获得工资收入和经营收入,内生性脱贫才可能变成现实。
把扶贫这盘棋下好,需要各方理顺各自定位。金寨县映山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士武告诉记者,自2008年在金寨投资,2015年开始基地才陆续产生收益,而目前企业投资已经上亿元。企业比任何一方都希望能够在地方生根发芽,他现在的最大愿望,一是希望当地政府能在用地上给予支持,就地扩大加工规模,将产业链加长,让更多农户就近就业。二是能在吴家店镇建立油茶研发中心,充分利用他在海外的研发资源,攻关油茶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工艺研发以及上游种子、茶树苗的培育。
“国家对参与扶贫的企业支持,我们希望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一整套油茶产业链国家标准,分门别类理顺产业链标准体系。二是落实金融支持贴息政策,带回国的上亿资金已经用光,贷款和利息方面,希望国家政策能够落实到位。”王士武说。
新闻推荐
2011年,曾被认定犯故意伤害罪的程善贵,被安徽金寨县法院再审改判无罪。但两年后,上级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撤销了无罪判决,发回重审。程善贵的代理律师徐昕说,法官告诉他,撤销无罪判决的原...
金寨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