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峰连峰,出了个英雄周维炯。打入民团闹暴动,闹得满天红! ”这是鄂豫皖边区流传至今的一首民歌。歌中所唱的周维炯,是鄂豫皖边区红军创始人之一。
1908年,周维炯出生于金寨县沙河乡楼房村 (时属河南商城县)。 1923年秋,周维炯考入商城县笔架山甲种农业学校。 1924年,在农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从农校毕业,被派往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大革命失败后,周维炯回到家乡,积极从事农民运动。 1928年春旱,他组织农民协会串联佃户,收缴地主3000多担粮食分给农民。正当商南农民运动风起云涌之时,中共商城县委和鄂东特委召开紧急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会上决定:组织农民武装,相机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人民军队和红色政权。党组织决定,派周维炯、漆德玮等打入当地民团,伺机起义。
周维炯潜入商南大绅士杨晋阶的民团,在民团和农民中发展了11名共产党员,成立了党组织。 1929年5月,他在民团发动立夏起义。 5月9日,各地起义武装会师斑竹园,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周维炯任师长。 1930年周维炯率部与三十三师成立前敌指挥部,仅20天,豫南、皖西革命根据地连接起来。周维炯迅速率军向西,打通了鄂东要道。从此,鄂豫皖三省边区根据地连成一片。
1930年5月起,周维炯任第一军第三、第二师师长,第四军第十一师师长,参与指挥攻克霍山、光山等县城的战斗,率部参加鄂豫皖苏区第一、二次反“围剿”和蕲黄广地区作战。 1931年,红四军成立,周维炯任十一师副师长兼三十三团团长。
多年戎马生涯,使周维炯无暇顾及家庭与个人问题。他的未婚妻多次在行军路口等他,有一次终于等到了,周维炯满怀深情和歉意,对她说:“革命成功了,我们就成亲。”说罢策马而去。由于反对张国焘“左”倾冒险计划,周维炯遭诬陷。 1931年10月,他被杀害于河南光山新集,年仅23岁。
据《安徽日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媛媛通讯员门杰)近日,市委政法委组织机关党员赴革命老区金寨县、蚌埠市革命历史陈列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缅怀...
金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