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周亮 王瑨陶伟马翔宇)昨日,本报报道了舒城县桃溪镇废旧塑料加工作坊扎堆导致环境污染的情况,引起不少当地市民和读者的关注。其实在近几年,随着环境恶化及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当地年年都会“大力整治”废旧塑料加工污染,舒城县还专门针对桃溪镇下发了加强行业环境管理的通知。但是在不少人看来,根本性的变化并没有出现。
在了解桃溪镇废旧塑料加工作坊的现状后,安徽商报记者联系了舒城县环保局。该局环境监察大队赵队长接受采访时表示,桃溪镇的塑料加工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一直是环保部门“心病”。
今年,舒城县政府牵头环保局等多部门对桃溪镇的加工作坊又作了一次调研。目前调研的结果还未公布,赵队长推测,政府可能划定区域转移这些作坊,让它们重新按程序通过环评达到规范经营。
与此同时,记者也将桃溪中学边的沟渠污染一事反馈给舒城县环保局。舒城县环保局将该沟渠的污染问题反馈给所属的舒城县竞技开发区,后者也已经表态,将尽快到现场核查,清理垃圾和污染物。
新闻推荐
13岁女儿逃出来 罪恶父亲“进”去
舒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舒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