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千名师生在文庙前诵读经典诗篇。□记者赵伟翔/文黎寒池/图文化建设,为民造福泽后代
今年5月1日,正在建设的柳州工业博物馆局部对市民开放,老工程师周光明兴冲冲地赶来,将一幅书法作品赠送给工业博物馆。这幅书法作品上的诗是他连夜写的。他在诗中写道:“展馆修成柳水滨,画廊百里又添新;龙城巨匠藏珍品,华夏精英福庶民。广集宏图增锦色,弘扬科技满园春;千年古郡多奇士,再创辉煌励后人。”表达他对市委 、市政府高度重视修建工博盛举的感慨,字字饱含老工人的真挚情感。
周光明用自己的行动参与了工博的建设。在工博向市民征集工业文物活动中,他捐了三套工作服,以及衣车台板一副 、机械设备设计图纸一份 、产品图纸一份。
当天,同样抱着激动心情前来参观工博的还有原三棉的老工人李金兆及市民刘志雄一家等数千市民。
“柳州是个工业城市,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在工业企业中工作的成员。工博的建设让我们很受鼓舞。”李金兆说。
很多人认为,文化建设不应该是阳春白雪,而应该是全民可以参与其中的。近年来,柳州市推出的“文化建设十大工程”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建成了一批真正惠及于民的文化工程。 其中率先完成的江滨大舞台的免费开放,极大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并成为各民间文艺团体施展才艺的舞台。
紧接着,柳州文庙的落成,首届祭孔大典的成功举行,丰富的传统文化礼仪体验活动,不仅营造了柳州浓厚的传承传统文化氛围,还吸引来广西各地学子。今年6月1日,军事博物园开放,让柳州又多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博物馆 、图书馆的免费开放,也正丰富着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今年,柳州市又新增“博物馆群”建设 、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 、30
集大型儒学动画片《论语》 、新排一台
大型舞台剧 、拍摄30集工业题材电视剧 、兴建千个阅报栏等6个大项建设,将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推进。这些文化“固定资产”的建设,将成为龙城永久的文化舞台,它们产出的将是文化名城的魅力 、文化精品和市民心中的光荣与快乐。
文化活动,丰富生活润心田
除了文化“固定资产”的打造,柳州市还有一批影响深远的文化“流动资产”。
普遍认为,文化惠民,不仅仅是推出几场演出 、几台戏 、几个文化下乡这么简单;它的影响应该是深远的,应该能长期惠泽于民的。柳州市的许多
文化项目正是如此。
“柳江之夏”“龙城金秋”“基层服务号”……这些让人耳熟能详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和城区每年40场以上 、各县每年60场以上的广场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多彩起来。
“和谐文化服务行”群众文化建设年工作,通过与城区联合,形成“周周演 、月月比 、季季赛 、年年奖”的良好氛围,群众文化活动实现常态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八
桂大歌》在柳州市连续进行了“精品剧目送百姓”公益演出,社会反响强烈,深受市民的欢迎。
这些活动的推出,一石激起千层浪,正激活民间的文化艺术活动。现在,越来越多的民间文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柳州市各类社区与村屯的艺术团 、合唱团 、山歌队 、彩调队 、芦笙队 、文艺队 、腰鼓队 、器乐队 、龙狮队多达1000多支,参与文化活动的业余演员达19000多人。他们活跃在柳州市六县四城区,每年为群众送上活动上万场。
有人说,每年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正让柳州人从麻将桌中解放出来,不断重建和刷新自己的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美丽乡村焕神采
文化惠民不仅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也让乡村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今年7月4日,记者在柳城县马山乡北浩屯采访时,村中的文艺队别 具一格地用一首首壮欢(壮族山歌)
介绍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田园风光。
这是一个有深厚壮欢文化的村庄,但村里失去歌声很久了,文艺队是这两年才重新组建起来的。说起这个文艺队的重建还有一段佳话。去年,柳州市“文化建设十大工程”之一电视
剧《刘三姐》将北浩选为拍摄基地,
极大鼓舞了北浩人民,也重新激活了他们对山歌的热情。
近年来,市委 、市政府不断加大乡镇 、村屯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目前,柳州市已建成达标乡镇文化站77个
(占全市86个乡镇的90%) 、城区图书
馆4个 、县区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10个 、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697个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89个。
有了活动中心,很多村庄的文艺队又重新组织了起来。村中过去备受冷落的“文艺青年”现在又重新焕发了艺术青春,激起了创作激情。一首首山歌,一曲曲侗歌成为人们歌颂美好生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良好载体。特别是一些传统民族文化保存较好的县乡,如三江 、融水 、柳城等,其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娓娓动听的侗族大歌 、壮欢等,已经成为柳州市非物质文化的重要遗产,日益受到重视,成为风情柳州的重要文化组成。
新闻推荐
《记者走乡镇》大型系列报道柳城县之古砦仫佬族乡 古砦的牛“幸福指数”特别高 这里给牛过生日和集体放牛的习俗,都让人觉得特别有味
□记者帅君在古砦仫佬族乡,它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早上9点就跟着兄弟姐妹们一起出来,晒晒太阳,吃吃嫩草,下午5点准时从野外回各自的“家”。不仅如此,每年它还可以过生日,大家都把它当“神”一样对待...
柳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柳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