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已无缘伦敦奥运会,届时只有“一姐”邓森悦(柳州妹,编者注)将作为中国队的“唯一希望”出征个人项目。在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夺得团体银牌的辉煌之后,中国艺术体操的“伦敦之路”为何荆棘密布?外伤:
队员太年轻缺乏大赛经验
“我们的队伍太年轻了,队员们备战时间短,缺乏大赛经验,在一个奥运周期让队员们走到世界一流水平难度很大。”在此间举行的2011年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期间,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艺术体操部副部长张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艺术体操队在雅典奥运会上首次亮相团体赛就名列第六,北京奥运会上更是夺得集体项目银牌,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由于参加北京奥运会集体全能项目的章硕 、孙丹等运动员均已退役,现在的国家队全靠一批年轻小将挑起大梁。
对此,张莹说:“队伍大换血后,世界级比赛经验明显不足,这成了冲击伦敦奥运的一大障碍。”队员中经验稍微丰富点的邓森悦参加过去年的世锦赛,而窦宝宝 、彭琳懿和侯亚男则只在广州亚运会上露过脸。
经验不足也就容易导致失误增多,这样的情况中国队也有过前车之鉴。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中国艺术体操未能夺金的原因之一,就是派出了一支全新的队伍,队员们临场经验不足,每名队员都出现了小失误,最终丢掉了个人和团体金牌。 北京奥运会之后,由这些“新面孔”担当的艺术体操队在国际性比赛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团体项目在广州亚运会仅名列第五 、第30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预赛十名开外,无缘决赛 、今年的世界杯葡萄牙站 、匈牙利站 、莫斯科站也不见中国队身影……积累大赛经验依然任重道远。
内伤:
艺术表现力不够中西合璧求突破
除了经验不足这一大“硬伤”外,艺术表现力不足也是中国队的“软肋”。艺术体操起源于欧洲,欧洲人在此项目上的统治地位难以撼动,她们不仅在比赛中技高一筹,而且还能跳出艺术体操的神韵。
“有没有舞蹈演员一样的感染力,是不是让人仿佛在看一场表演而非一个竞技性比赛,有没有审美的享受,这些都很重要。”艺术体操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特别是音乐文化素养。队员对音乐的不理解会使其在表现上无法融合,成套动作看起来呆板僵硬,甚至还会出现音乐与动作脱节的现象。
“虽然我们发展这项运动已有近30年历史,但差距主要还是体现在文化差异上,”张莹在之前的采访中说,“就像中国武术体现的是中国文化,外国人不管怎么学,都会差那么
新闻推荐
保利·大江郡系列主题沙龙之泛会所 请业主设计社区会所? 保利·大江郡举行泛会所主题业主沙龙并发放首笔“老街坊新邻居”奖金
...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