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新闻 柳江新闻 柳城新闻 鹿寨新闻 融安新闻 融水新闻 三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柳州新闻 > 正文

写得出的柳州话词语

来源:南国今报 2013-11-18 16:21   https://www.yybnet.net/

●龙城柳

不少人对用相应的汉字来记录柳州话词语感到为难,甚至怀疑有的词语是否只可言传不能书写?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追查,发现由于柳州话是由中原官话演变而来,在这过程中,语音的变化,古音、古字的消失,的确会有一些柳州话无法用字表示,但也有见于辞书者,兹将所查获之字举例如下。

昂趄趄

据《现代汉语词典》,趄之意为“倾斜”。《辞海》则有“趔趄”一词,意为“立脚不稳,脚步踉跄”。《水浒传》第二十二回中,就有宋江因喝酒近醉,“脚步趄了”的描述。柳州人以趄字连用,再以昂字打头,把某些自视甚高、目中无人、神气十足者讽喻得淋漓尽致。不妨想像,一个人昂首朝天,当然顾不上看路,脚步自然也踉跄不稳了。老一辈柳州人把“斜坡”读成“趄坡”,在这里,“趄”就是用了“倾斜”之意。

烂湴

(读柳州话“办”的音)柳州话“烂泥浆”之谓,古字书有收。《辞海》据宋代韵书《广韵》,将“湴”释为“污泥”意思与柳州话大同小异。

挨劁

柳州话“挨劁(Qiao)”是“受骗”之意。而《辞源》中“劁”字其中一解为“阉割”,把“受骗”等同于被“阉割”,形容受骗之惨之痛,实在是生动贴切而又富幽黙感。柳州话还有“劁凯子”一词,此处之“劁”意思亦如前,但“凯子”这个词于网上释源,一为英文Kaiser之读音,意思是皇帝,独裁者,贬义解释则为愚蠢的人,或者被愚弄的人。一说是闽南语音,意为蠢笨之人。

痱子镵

这是南方人热天易患的皮肤瘙痒、刺辣症状,常搅得人心情烦躁,无名火起。柳州人用来形容一个人十分恼怒却又不便发作时的情绪。有人写作“痱子缠”,不确,因原意并非指痱子缠身。本字应作“痱子镵(chan)”,据《辞源》,“镵”有刺之意,痱子发作时,即有那种刺痛感。

汉代《通俗文》有“去汁曰滗……今俗语犹言滗米汤矣”之记  可见此为古字。《辞源》亦收此字,释为“榨出汁液”。柳州话至今仍有“滗米汤”一词,词义与古义同。

柳州人把小孩活跃好动说是“趒”(读柳州话“条”的音)得很,小孩间的嬉闹说是“趒趒打打”。据《辞海》,此字于东汉时古字书《说文解字》中已收,意为“雀行也”与“跳”同义。而柳州话不读“跳”而读“趒”,说明柳州话中有古音。

柳州人爱食螺蛳,故“嗍”也随之成了常用字。据《辞海》,嗍有吸、吮之意,恰为食螺蛳之必要动作。有人写成“唆螺蛳”,《辞源》释唆为怂恿、嗾使,显然“唆”为錯字。

为一种传统的烹饪方法,将食物放入水或汤中,煮熟后捞出,如“煠红薯”,字亦早于唐、宋时已有之,《辞源》收入,读如“扎”。柳州话有“煠熟的鸡也飞了”之语,喻疏忽大意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如今《辞海》、《现代汉语词典》以“炸”字代“煠”,但仍应读“扎”的音。

躴躿

柳州话对螳螂的俗称。据方言研究专家、广西师大教授刘村汉先生考证,此词最早见于南朝时一部字书《玉篇》,作为双音词释为“身长貌”。螳螂身躯瘦长,故以此命名,螳螂应为躴躿的音转。躴躿二字连用时顺序可以颠倒,怪不得柳州人也有叫螳螂为躿躴的。不知是少用还是太过民俗之故,《辞源》、《辞海》不收此二字。

通过查找柳州话用字,笔者感觉到柳州话的来源甚为广泛,有的词语读音与当地少数民族语音有关,有的词语引自广东、四川、湖南、福建等省份,有的则与古老的中原官话有传承关系。期待有心人予以关注、发掘、研究,使那些既能读又可写出的柳州话词语还原,免去一些人柳州话只能讲不能写的误会。

新闻推荐

改革力度空前 超出市场预期资本市场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秦维琪 绘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正式发布。《决定》透露出很多重大信息及政策变化,改革力度空前,超出...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写得出的柳州话词语)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